【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肿瘤外科副高历年真题(M1),更多肿瘤外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阴道下段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恰当的治疗方案为 ( )
A. 单纯阴道腔内照射
B. 阴道腔内照射加子宫腔内照射
C. 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
D. 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外照射应包括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域的照射
E. 单纯体外照射即可
2. [单选题]伊马替尼单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是
A. 10%
B. 53%
C. 98%
D. 54%
E. 88%
3. [单选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特征为
A. 核分裂少见
B. 细胞多、间质少
C. 瘤巨细胞形成
D.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E. 出血坏死
4. [单选题]近距离腔内治疗鼻咽癌适应证为 ( )
A. 限于鼻咽壁、浅表病灶
B. 鼻腔受侵
C. 咽旁间隙明显受侵
D. 口咽受侵
E. 颅底骨破坏
5. [单选题]组成解表剂的主要药物是( )
A. 辛凉解表药
B. 辛散解表药
C. 辛温解表药
D. 祛风散湿药
E. 疏散风湿药
6. [多选题]患者35岁,诊断宫颈原位癌,可选择下列哪些治疗 ( )
A. 治疗性锥切
B. 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
C. 子宫全切
D. 放射治疗
E. 宫颈激光或微波治疗
7. [单选题]下列有关眼睑睑板腺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睑板腺癌在眼睑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B. 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为多
C. 上睑发生率大于下睑,常为单发病变
D. 睑板腺癌对放疗敏感,可首选放疗
E. 睑板腺癌的发展比较迅速,容易出血及破溃
8. [单选题]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
A. 阳陵泉
B. 梁丘
C. 复溜
D. 血海
E. 风市
9. [单选题]镜下乳腺典型髓样癌的病理变化为 ( )
A. 癌实质多,间质少
B. 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少
C. 癌实质少,间质多
D. 癌实质和间质都很多
E. 癌实质无变化,间质少
10. [单选题]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 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
A. 辅助化学治疗
B. 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C. 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
D. 辅助化学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E. 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11. [单选题]对于非大肿块Ⅰe期、HP阳性的胃MALT淋巴瘤首选的治疗是( )
A. 胃及胃周淋巴结放疗
B. 锄形野及盆腔野放疗
C. 全身化疗
D. 腹腔灌注化疗
E. 抗HP治疗
12. [单选题]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 温肾壮阳药
B. 健脾利水药
C. 益脾滋肾药
D. 滋补脾肾药
E. 温补脾肾药
13. [多选题]逍遥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柴胡、当归
B. 茯苓
C. 白芍、白术
D. 炙甘草
E. 黄连
14. [单选题]对慢性癌痛患者止痛首选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 肌注或皮下注射
C. 直肠给药
D. 静脉输注
E. 透皮贴剂
15. [多选题]属于"补其不足"治疗方法的是( )
A. 和胃
B. 补气
C. 养血
D. 活血化瘀
E. 补阳
16. [单选题]以下对霍奇金淋巴瘤描述正确的是( )
A. 转移途径为淋巴结区域的跳跃性转移
B. 骨受侵通常表现为成骨性病变
C. 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D. 滑车、腘窝等淋巴结容易受侵
E. 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易侵犯中央区域的淋巴结
17. [单选题]下列对同步放化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同步放化疗的应用,可以提高头颈部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
B. 化疗药物有放疗增敏作用
C. 目前常用于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的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类等
D. 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严重,患者不能耐受
E. 手术前也可以进行同步放化疗
18. [单选题]关于高能量电子束临床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电子穿射射程正比于电子能量,根据不同肿瘤深度选择合适电子能量
B. 到达一定深度后,剂量急剧下降,临床上利用这一特点可保护病变后正常组织
C. 等剂量曲线呈扁平壮,提供一个均匀满意的照射野
D. 骨,脂肪,肌肉剂量吸收差别不明显,与普通X线比无大差别
E. 单野适宜治疗表浅及偏心肿瘤
19.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其性重浊
B. 其性黏滞
C. 其性干涩
D. 其性趋下
E. 其性凝滞
20. [单选题]下列关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肿瘤由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和临床表现
B. 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骨关节、消化、造血等系统的异常
C. 肿瘤细胞的一些酶活性增加,从而使部分激素分解、丧失或部分丧失功能
D. 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
E. 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