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尤宜治疗水瘀互阻水肿的药物是
A. 鸡血藤
B. 茯苓
C. 泽泻
D. 益母草
E. 丹参
2. [多选题]下列关于絮凝的叙述,正确的有
A. 加入适当电解质,可使ζ电位降低
B. 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C. 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D. 混悬剂的微粒带有的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
E. 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ζ电位在20~25mV范围内
3. [单选题]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我国将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下列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是
A. 烫发类
B. 防晒类
C. 护肤类
D. 健美类
4. [多选题]鸦胆子中毒的解救方法有
A. 催吐
B. 洗胃
C. 导泻
D. 用阿托品
E. 甘草煎服
5. [单选题]白果的功效是
A. 宣肺平喘,止带,缩尿
B.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C.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D.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E. 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6. [单选题]服用六味地黄丸宜用药引
A. 黄酒
B. 姜片汤
C. 淡盐水
D. 芦根汤
E. 清茶
7. [单选题]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
A. 正经
B. 经别
C. 皮部
D. 奇经
E. 别络
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砒石使用注意的是
A. 不可长时间外用
B. 疮疡腐肉已净者忌用
C. 不可过量使用
D. 孕妇忌用
E. 浸酒服用须少量
9. [单选题]柴胡配黄芩主治
A. 肺热燥咳
B. 少阳往来寒热
C. 风寒表虚
D. 咽喉肿痛
E. 风寒表实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茵陈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来源于菊科植物滨蒿
B. 来源于菊科植物黄花蒿
C. 来源于菊科植物茵陈蒿
D. 于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称为"绵茵陈"
E. 于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的称为"花茵陈"
1.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益母草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宜于用治水瘀互阻的水肿证。故答案应选择D。
2.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可使混悬型液体药剂中微粒周围双电层形成的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得微粒间吸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经振摇又可恢复成分散均匀混悬液的现象叫絮凝,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ζ电位在20~25mV范围内。答案选ABCDE
3.正确答案 :C
解析:特殊用途化妆品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故选C。
4.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解鸦胆子中毒救:洗胃,用硫酸铜催吐、硫酸钠导泻,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加维生素C,另外注射或口服维生素B1、B6、K等;对症治疗如有剧烈腹痛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如有昏睡、呼吸困难时可吸氧,酌情先用中枢兴奋剂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有便血给予止血药。
5.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白果功效。白果味涩,兼收敛之性,可敛肺定喘,收涩止带,固肾气,缩小便。答案选B。
6.正确答案 :C
解析:C六味地黄丸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
7.正确答案 :D
解析: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奇经。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生理作用;1.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3.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故答案选D。
8.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砒石的使用注意。砒石不可浸酒服用。故答案应选择E。
9.正确答案 :B
解析:柴胡配黄芩:柴胡苦辛微寒,善疏散退热;黄芩苦寒,善清热泻火。二药合用,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答案选B
10.正确答案 :ACDE
解析: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 etKit.或茵陈蒿Arter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蒿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安徽等地。滨蒿主产于东北、河北、山东等地。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花茵陈”。药材绵菌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答案选ACD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eq3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