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对诊断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是
A. 泌乳素
B. 雄激素
C. 雌激素
D. 孕激素
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 [单选题]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
3. [单选题]某初中生,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也常常因贪玩完不成作业而叹息,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表明他的
A. 情绪不稳定
B. 兴趣太广泛
C. 耐受力差
D. 自制力差
E. 理智感差
4. [单选题]肝性脑病前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 表情欣快
B. 精神错乱
C. 行为异常
D. 昏睡
E. 意识错乱昼睡夜醒
5. [单选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的靶腺功能减退是
A.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B. 甲状腺功能减退
C. 性腺功能减退
D. 肾上腺与甲状腺功能减退
E. 甲状腺与性腺功能减退
6. [单选题]胆红素在肝脏中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场所是
A. 细胞核
B. 溶酶体
C. 线粒体
D. 细胞液
E. 滑面内质网
7. [单选题]男,36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周,腹胀伴皮肤黄染,粪便呈陶土样1天。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胃损伤
B. 胆囊管残端漏
C. 胆总管损伤
D. 结肠肝曲损伤
E. 十二指肠损伤
8. [单选题]男性,60岁。腹股沟区突出半球形包块,易还纳,主要考虑为
A. 鞘膜积液
B. 隐睾
C. 脂肪瘤
D. 肠梗阻
E. 腹股沟疝
9. [单选题]妊娠38周正常妊娠的羊水量约为
A. 500ml以下
B. 500~800ml
C. 1000ml
D. 1200ml
E. 1500ml
10. [单选题]在排卵前一天血液中出现黄体生成素高峰,若事先用抗雌激素血清处理动物,则黄体生成素高峰消失。表明黄体生成素高峰是由下列哪种激素高峰诱导的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卵泡刺激素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正确答案 :A
解析:闭经泌乳综合征主要是PRL分泌过多引起,患者中多数血泌乳素增高。为明确诊断,应行泌乳素水平的测定。故选A。
2.正确答案 :B
解析:病原体被清除的特点是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的特点是引起轻度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是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显性感染导致组织损伤,引起严重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隐性感染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是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故选B。
3.正确答案 :D
解析: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分析选项D为正确答案。
4.正确答案 :E
解析: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故本题选E。
5.正确答案 :C
解析: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缺乏的表现出现得最早,其次是促甲状腺激素缺乏的表现,最后是ACTH缺乏的表现,故本题选C。
6.正确答案 :E
解析:Y(或Z)蛋白可与胆红素结合,将其携带至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在滑面内质网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由UDP-葡萄糖醛酸提供葡糖醛酸基,胆红素分子的丙酸基与葡糖醛酸以酯键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这些在肝与葡糖醛酸结合转化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故选E。
7.正确答案 :C
解析: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患者1周前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史,现出现腹胀、黄疸,粪便呈陶土样;查体见右上腹轻压痛,考虑为梗阻性黄疸,可能是手术导致的胆总管损伤。故选C。
8.正确答案 :E
解析:腹股沟直疝的临床表现为:①腹股沟内侧部位出现半球形可复性肿块,立位时出现,平卧时消失。多见于老年人,常为双侧。②肿块基底宽,不进入阴囊。③肿块基底宽,不进入阴囊。④直疝三角区可触及明显的腹壁缺损。故选E。
9.正确答案 :C
解析:正常妊娠时妊娠36-38周时羊水量达高峰,可达1000-1500ml,以后逐渐减少。38周时羊水量多在1000ml左右。
10.正确答案 :A
解析:用抗雌激素血清处理动物,血液中的雌激素被血清中的雌激抗体中和,不能进一步刺激腺垂体释放促黄体生成素,形成LH高峰。
腺垂体黄体生成素的分泌高峰导致卵泡排卵。
在初级卵泡向成熟卵泡发育的过程中,卵泡出现一系列形态上的变化,其中卵泡周边的颗粒细胞由单层变为多层。在FSH的作用下,颗粒细胞大量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导致血液雌激素水平的不断升高。排卵后,颗粒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一方面以负反馈方式作用于腺垂体,抑制FSH的分泌,导致卵巢周期中卵泡发育期的结束;另一方面血液循环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呈正反馈性作用于下丘脑,促进GnRH的释放。GnRH进一步促进腺垂体LH的分泌,形成腺垂体LH分泌高峰(LH surge)。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成熟卵泡发生排卵(ovulation)。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ey3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