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超声医学技术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历年试题(C6),更多超声医学技术(正高)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各向异性伪像,叙述错误的有
A. 仅见于肌腱结构
B. 周围神经也存在各向异性伪像
C. 韧带的各向异性伪像不易消除
D. 肌肉的各向异性伪像最明显
E. 常见于肌肉骨骼系统的超声检查中
2. [多选题]用彩色多普勒怎么样区别动脉与静脉血流
A. 动脉血流信号呈闪动显现
B. 收缩期动脉血流信号强度最高
C. 静脉血流信号可持续出现
D. 舒张期动脉可无血流信号
E. 呼吸可影响静脉血流速度
3. [多选题]肾良性肿瘤包括
A. 肾脂肪瘤
B. 肾嗜酸细胞瘤
C. 肾母细胞瘤
D. 肾纤维瘤
E. 肾血管瘤
4. [多选题]临床应用中三维超声优于二维超声的方面有
A. 显示乳腺肿瘤的冠状断面以进行良、恶性鉴别
B. 增加灰阶超声的横向分辨力
C. 引导超声介入诊断和治疗
D. 对胎儿畸形的诊断
E. 对不规则体积的计算
5. [多选题]应用血流多普勒频谱结合管径测量可评价
A. 血流方向
B. 血流速度
C. 血流量
D. 血流路径
E. 超声波入射角
6. [多选题]评价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方法有
A. 目测半定量法
B. 组织多普勒成像
C. 超声斑点跟踪成像
D. 实时三维超声
E. 声学定量(AQ)
7. [多选题]常合并羊水过多的畸形有
A. 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
B. 双侧肾缺如
C. 双胎输血综合征受血儿
D.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E. 胎儿生长受限
8. [多选题]胎儿颈项透明层(NT)测量时须注意
A. 胎儿头臀长45 mm~84 mm
B. 获得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或小脑水平横切面
C. 胎儿自然伸展姿势时测量,不能过伸和过屈
D. 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E. 应将图像尽量放大,使影像只显示胎儿头部及上胸,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会改变测量结果0.1 mm
9. [多选题]宫颈功能不全的病因包括
A. 分娩损伤宫颈
B. 人工流产时扩张宫颈过快过猛
C. 宫颈楔形切除术后
D. 宫颈发育不良
E. 宫颈肌瘤
10. [多选题]脾病变中,属于良性的有
A. 脾血管内皮肉瘤
B. 脾淋巴瘤
C. 脾淋巴管瘤
D. 脾血管瘤
E. 脾错构瘤
11. [多选题]胃充盈检查的意义有
A. 减少胃内气体及内容物的干扰
B. 清楚显示胃壁结构
C. 清楚显示胃壁血流情况
D. 利于观察梗阻部位
E. 用于观察胃壁蠕动
12. [多选题]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伴胆囊增大,可能的原因有
A. 硬化性胆管炎
B. 胆囊结石
C. 胆道蛔虫
D. 胰头癌
E. 壶腹周围癌
13. [多选题]关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正常超声表现,叙述正确的有
A. 正常腹主动脉近心段舒张期血流有一定程度的正向血流,而远心段舒张早期存在反向波
B. 禁食时,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型
C. 禁食时,腹腔动脉血流为低阻的二相波形,具有较高的舒张期血流
D. 成人肾动脉内径4~7 mm,峰值流速<150 cm/s
E. 正常肾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型,收缩早期频谱上升陡直,而后缓慢下降
14. [多选题]彩色血流信号“外溢”,其可能的原因包括
A. 取样门过大
B. 声束偏转(steer)角度过小
C. 彩色增益过高
D. 对高速血流使用过低速度标尺
E. 脉冲重复频率设置过低
15. [多选题]关于三维超声成像,叙述错误的有
A. 增加对肝小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B. 增加妊娠早期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敏感性
C. 通过透明成像模式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D. 更直观地显示胎儿肢体或神经管畸形
E. 增加超声成像的时间分辨力
16. [多选题]关于十二指肠的解剖,叙述错误的有
A. 十二指肠降部内侧邻胰头
B. 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其降部的内侧壁中下部位
C. 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的是十二指肠水平部
D. 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的是十二指肠球部
E. 十二指肠升部前方是胆囊,后方是胆总管
17. [多选题]目前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主要用于
A. 诊断心内左向右分流
B. 诊断心内右向左分流
C. 二维超声不能确定右心房位置时
D. 右房室瓣反流
E. 肺动静脉瘘
18. [多选题]彩色多普勒可以检测的心血管疾病是(选择三项)
A. 心室水平分流
B. 冠状动脉狭窄
C. 心包积液
D. 瓣口狭窄
E. 瓣口关闭不全
19. [多选题]关于超声探头的临床应用选择,叙述正确的有
A. 腹部、妇产科检查使用电子凸阵探头
B. 小器官、外周血管使用高频电子线阵探头
C. 心脏、大血管使用电子微凸探头
D. 腔内检查选用单平面或多平面腔内探头
E. 血管内检查使用纵向扫查探头
20. [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表现为颈内动脉全程纤细呈“串珠样”,充盈不全
B.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
C. 通常IMT≥1.5 mm界定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D. 斑块的基本结构包括斑块表面的纤维帽、核心部、基底部和上下肩部
E. 按形态学分类将斑块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和溃疡性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