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针灸卫生副高往年考试真题(@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02   [手机版]    

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针灸卫生副高往年考试真题(@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针灸卫生副高往年考试真题(@2),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五轮学说中,黑珠属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2. [单选题]第一个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

A. 皇甫谧
B. 王执中
C. 王惟一
D. 窦汉卿
E. 杨继洲


3. [单选题]太渊是八会穴中的

A. 气会
B. 血会
C. 筋会
D. 脉会
E. 脏会


4. [单选题]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有轻度的学习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下列各穴中,不属于主穴的是( )

A. 百会
B. 印堂
C. 太溪
D. 风池
E. 肝俞


5. [多选题]隔姜灸的作用主要为

A. 温胃止呕
B. 解毒杀虫
C. 散寒止痛
D. 回阳救逆
E. 温阳补肾


6. [单选题]除哪项外,属于小儿致病易出现的情况

A. 易致外感病
B. 易出现高热惊厥
C. 易致伤食
D. 易七情过极
E. 易受惊吓


7. [多选题]湿热蕴结型痤疮的治则是

A. 针灸并用
B. 只针不灸
C. 只灸不针
D. 补法
E. 泻法


8. [单选题]青蒿配白薇

A. 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疗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B. 既养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C. 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D. 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E. 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


9. [多选题]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具有的作用是

A. 消化
B. 排泄
C. 传导
D. 吸收其精微
E. 转输其精微


10. [单选题]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古医书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五十二病方》
C. 《太平圣惠方》
D. 《黄帝内经》
E. 《医方集解》


11. [单选题]阳经五输穴所属五行顺序是

A. 木火土金水
B. 金水木火土
C. 金木水火土
D. 木水金火土
E. 以上皆错


12. [单选题]治疗痹证,不恰当的是

A. 治法以分部循经取穴为主
B. 行痹选风市等穴以祛风
C. 痛痹选肾俞、关元以散寒
D. 热痹选大椎、曲池以清热
E. 着痹选足三里、阴陵泉以化湿


13. [单选题]紫苏与生姜都具有的功效是

A. 解表,行气宽中
B. 解表,理气安胎
C. 解表,止呕,解鱼蟹毒
D. 解表,祛风止痛
E. 解表,和中化湿


14. [单选题]患者,男,50岁。症见睾丸偏坠胀痛,少腹隐痛,舌淡苔白,脉沉弦。用药首选

A. 丁香、小茴香
B. 小茴香、橘核
C. 附子、干姜
D. 高良姜、香附
E. 高良姜、附子


15.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预防措施(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传
C. 有病早治
D. 节制房室
E. 调适居食


16. [单选题]球后穴位于眶下缘的

A. 外1/3与内2/3交点处
B. 内1/3与外2/3交点处
C. 直对瞳孔处
D. 外1/4与内3/4交点处
E. 内1/4与外3/4交点处


17. [单选题]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A. 中脘
B. 阳陵泉
C. 太渊
D. 章门
E. 膈俞


18. [单选题]施灸顺序应为( )

A.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 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C. 先中后上,先阳后阴
D. 先中后下,先阴后阳
E. 先腹后背,先下后下


19. [单选题]属于酸枣仁汤中的药物是( )。

A. 甘草、知母、茯苓
B. 甘草、知母、丹参
C. 甘草、远志、丹参
D. 甘草、当归、麦冬
E. 甘草、当归、柏子仁


20.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A. 0.5寸
B. 1寸
C. 1.5寸
D. 2寸
E. 3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lr493.html
  • 下一篇: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针灸学(副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2) 其病情属患者,男,呕吐,脘腹痞满,都能治疗肾虚型月经不调下列何项不是玉屏风散的药组不属于四海的内容是( )患者,23岁。右前臂内侧有红丝一条,健脾,通经下乳 清热利水,徐徐出针为补;疾速进针,疾速出针为泻膏肓 风池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