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化学检验正高备考考试试题(U4),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可以抑制DNA酶活性的措施是
A. 使用EDTA抗凝剂
B. 使用枸橼酸盐抗凝剂
C. 尽量缩短提取时间
D. 尽量简化分离纯化步骤
E. 低温下操作
2. [多选题]关于脂肪酶测定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 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特异性大于淀粉酶
B. 肾小球滤过的脂肪酶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以尿中一般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C. 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持续升高的时间比淀粉酶长,故测定血清脂肪酶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后期的诊断
D. 脂肪酶不可用于腮腺炎和胰腺炎引起的淀粉酶升高的鉴别诊断
E. 血清脂肪酶活性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 h内升高,24 h达峰值,一般可持续8~15 d
3. [多选题]消化性溃疡的攻击因子包括
A. 胃酸
B. 内源性前列腺素
C. 幽门螺杆菌
D. 生长抑素
E. 非甾体消炎药
4. [多选题]产生电泳的要素有 ( )
A. 电场
B. 带电粒子
C. 带电粒子移动的介质
D. 电泳装置形式
E. 自动控制系统
5. [多选题]下列实验室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用口吸移液管
B. 用注射针头或注射器进行移液
C. 在安全柜内使用酒精灯
D. 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后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洗手
E. 使用移液管对感染性物质反复吹吸混合
6. [多选题]检测HPV DNA及其基因型常用的方法包括
A. FQ-PCR
B. PCR-RDB
C. 液相核酸杂交
D. 病毒培养
E. 杂交捕获技术
7. [多选题]有关药物“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
A. 指药物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各部位,并进入细胞间和细胞内的可逆性转运过程
B. 受体液pH差异的影响
C. 受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
D. 受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的影响
E.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可达到均匀分布
8. [多选题]CK存在于 ( )
A. 红细胞
B. 肝
C. 脑组织
D. 骨骼肌
E. 心肌
9. [多选题]关于LD和LD同工酶的应用原则正确的是 ( )
A. 如果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已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B. 是临床评估溶栓治疗法的常用项目
C. 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D. 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LD同工酶
E. 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
10. [多选题]法医学中常用的亲子鉴定方法有
A. ABO血型检查
B. PCR-SSP
C. PCR-SSO
D. DNA指纹分析
E. STR分型技术
11. [多选题]生物信息学的出现和发展依赖于
A. 物理学的发展
B. 计算机的出现
C. 大规模测序方法的完善
D. Internet的出现
E.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出现
12. [多选题]苯妥英钠需要进行TDM的原因是 ( )
A. 剂量和血药浓度关系个体差异小
B. 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呈非线性消除
C. 有效药浓度范围小,安全范围小
D. 毒性反应和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E. 需长期预防性用药
13. [多选题]hCG的清除在 ( )
A. 胃
B. 肝脏
C. 肠道
D. 肾脏
E. 胎盘
14. [多选题]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筛查时,正确的采血时间应为 ( )
A. 新生儿出生后的前5天
B. 分娩时取脐血
C. 出生后的4~6天
D. 出生后立即采血
E. 出生7天后
15. [多选题]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
A. 肾小球滤过率
B.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C. 肾小管排泌功能
D. 肾血流量
E. 肾滤过压
16. [多选题]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 )
A. 胰高血糖素
B. 生长激素
C.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D. 肾上腺素
E. 皮质醇
17. [多选题]关于癌基因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B. 由原癌基因转变的
C. 不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D. 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癌性
E. 可通过点突变活化
18. [多选题]关于酶活性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由一条多肽链中若干相邻的氨基酸残基以线状排列而成
B. 对于整个酶分子来说,只是酶的一小部分
C. 仅通过共价键与底物结合
D. 多具三维结构
E. 辅酶或辅基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
19. [多选题]维生素K ( )
A. 肠道微生物不可合成
B. 维持体内Ⅶ、Ⅷ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
C. 在植物中存在
D. 缺乏时凝血时间延长
E. 缺乏时血液凝固发生障碍
20. [多选题]关于轮状病毒的性状,正确的是( )
A. 完整的病毒呈圆球形,核酸周围有双层排列如车轮状的衣壳
B. 双链RNA
C. 多引起2岁以下婴幼儿的腹泻
D. 属肠道病毒
E. 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