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药学(师)医学卫生初级考试试题冲刺练习(W5),更多药学(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溶液的等渗与等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等渗为物理化学概念,与0.9%氯化钠液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液
B. 等张为生物学概念,红细胞在其中保持正常大小的溶液为等张液
C. 等渗不一定等张,但是等张溶液一定等渗
D. 等渗不等张的药液调节至等张时,该液一定是高渗液(等渗液可能出现溶血,此时加入氯化钠、葡萄糖等调节等张)
E. 等渗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2. [单选题]下列为包糖衣的工序正确的是
A. 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B.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C.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D. 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E. 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3. [单选题]下列各组辅料中,不能作稀释剂的是
A. 淀粉、糊精
B. 乳糖、微晶纤维素
C. 糖粉、糊精
D. 滑石粉、聚乙二醇
E. 硫酸钙、磷酸氢钙
4. [单选题]HPMCP可作为片剂的辅料使用正确的是
A. 肠溶衣
B. 胃溶衣
C. 糖衣
D. 润滑剂
E. 崩解剂
5. [单选题]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
B. 对搏动性的血压改变更加敏感
C. 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D. 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E. 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通过该反射可使血压回降
6. [单选题]物理常数测定法属于《中国药典》哪部分内容
A. 附录
B. 通则
C. 正文
D. 一般鉴别试验
E. 凡例
7. [单选题]去神经的眼滴入毒扁豆碱后
A. 瞳孔缩小
B. 瞳孔散大
C. 眼内压升高
D. 眼内压降低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下列关于静脉用药调配,叙述错误的是
A. 配置前使用75%乙醇擦拭洁净台
B. 调配前校对各项标签内容无误
C.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D. 采用交叉调配流程
E. 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
9. [单选题]以下哪个叙述与氮芥类抗肿瘤药无关
A. 作用机制是干扰肿瘤细胞代谢
B. 分子中有烷基化部分
C. 载体部分可提高药物选择性
D. 作用机制是烷化作用
E. 脂肪族氮芥在体内生成乙撑亚胺
10. [单选题]除去注射用的针头热原一般可采用
A. 高温法
B. 酸碱法
C. 吸附法
D. 微孔滤膜过滤法
E. 离子交换法
11. [单选题]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是
A. 0.84
B. 0.64
C. 0.56
D. 1.00
E. 0.48
12. [单选题]男性,27岁。反复发作性咳嗽、胸闷8~9年。每次发作时静脉推注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可缓解,夜间发作更甚,以至剧咳不能入睡,无发热和盗汗,多次胸片未发现肺部实质性病变。反复使用过罗红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查体双肺未闻及哮鸣音。诊断确定后最有效的药物是
A. 氨茶碱、沙丁胺醇
B. 利福平、异烟肼
C. 亚胺培南、氨茶碱
D. 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
E. 倍氯米松、沙丁胺醇气雾吸入
13. [单选题]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
B. 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C. 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
D. 鼻腔给药方便易行
E. 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
14. [单选题]以下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来源中,使用强制报告系统的是
A. 医疗专家
B. 门诊医师
C. 药品生产者
D. 药品服用者
E. 调剂室药师
15. [单选题]下列与左旋咪唑性质不相符的说法是
A. 为抗血吸虫病药
B. 可与生物碱沉淀试液反应
C. 有免疫调节作用
D. 临床药用多制成盐酸盐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处方差错的防范措施
A. 正确摆放药品
B. 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
C. 如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及时更正,并取回正确药物
D. 贴服药标签时应再次与处方逐一核对
E. 确认患者的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17. [单选题]可致心动过缓的是
A. 泼尼松
B. 普萘洛尔
C. 硝酸甘油
D. 维生素E
E. 卡马西平
18. [单选题]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M样作用产生的原因是
A. 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B. 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少
C. 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
D. M胆碱受体敏感性增加
E. 增强胆碱酯酶的活性
19. [单选题]药物化学对化学药物研究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个
A. 质量检测
B. 体内代谢
C. 构效关系
D. 寻找新药
E. 作用机制
20. [单选题]液体制剂因其分散质点大小不同,其稳定性有明显差异,不属于物理不稳定体系的是
A. 溶胶剂
B. 混悬剂
C. 乳剂
D. 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E. 高分子溶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