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辽宁中药士学卫生初级资格基础知识考试试题(E3),更多辽宁中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应根据所经营药品的贮存要求,设置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仓库,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A. 50%~60%
B. 30%~50%
C. 40%~80%
D. 45%~75%
E. 35%~65%
2. [单选题]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收后可出现神经症状及全身毒性反应的毒性成分是
A. 苛辣性毒素
B. 蟾酥毒素
C. 乌头碱
D. 番木鳖碱
E. 马兜铃酸
3. [单选题]蒙医用药剂量较明确而恒定,按成人计,散剂应( )。
A. 每次1.5~3g,一日2~3次
B. 每次3~5g,一日3~4次
C. 每次5~10g,一日1~2次
D. 每次5~10g,一日3~4次
E. 以上均不是
4. [单选题]面目一身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的病因是
A. 脾胃气虚
B. 气血不足
C. 阴寒凝滞
D. 寒湿阻郁
E. 湿热熏蒸
5. [单选题]乌头类药物一般中毒量为
A. 0.2mg
B. 0.5~1.0mg
C. 2~4mg
D. 5~10mg
E. 30mg
6. [单选题]我国药品经营方式包括
A. 全国代理和区域代理
B. 药品批发和药品连锁
C. 区域独家代理和区域多家代理
D. 药品批发和药品零售
E. 药品连锁和药品零售
7. [单选题]非处方药绿色专有标识图案用于
A. 甲类非处方药
B. 乙类非处方药
C. 刊登药品广告时使用的指南性标志
D. 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指南性标志
E. 在药品分类管理中目前实行双轨制的药品
8. [单选题]需要在药品说明书中醒目标示的内容是
A. 药品说明书的核准日期和废止日期
B. 药品说明书的起草日期和核准日期
C. 药品说明书的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
D. 药品说明书的废止日期和修改日期
E. 药品说明书的起草日期和修改日期
9. [单选题]经营不需许可和备案的是
A. 第一类医疗器械
B. 第二类医疗器械
C. 第三类医疗器械
D. 所有医疗器械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药品标准的原则论述错误的是
A. 尽可能采用国外先进药典标准
B. 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
C. 检验方法要考虑到实际条件和反映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D. 标准中各种限度的规定应密切结合实际
E. 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慎重从严、结合国情、中西并重"的原则
11. [单选题]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的依据是
A. 药品品种、规格
B. 药品适应症
C. 药品剂量
D. 药品给药途径
E. 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
12. [单选题]惊风证面色青的特点是( )
A. 阵发性面青
B. 鼻柱口周发青
C. 青紫
D. 青黑
E. 青黄
13. [单选题]一患者外伤后摘除脾脏,血常规检查报告可能会出现
A. 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增快
B. 红细胞沉降率病理性增快
C. 红细胞沉降率病理性减慢
D. 血小板增多
E. 血小板减少
14. [单选题]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情节严重的单位,其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期限是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E. 10年
15. [单选题]关于消费者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B.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要求回扣的权利
C.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D.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16. [单选题]依照《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向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销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定是
A. 分类管理、分类销售
B. 分级管理、分类销售
C. 分类管理、分级销售
D. 分别管理、分类销售
E. 分类管理、分别销售
17. [单选题]以下关于腹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脐以上的腹部统称大腹,属脾胃及肝胆
B. 脐周围称脐腹,属脾和小肠
C. 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
D. 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所过之处
E. 脐侧属肾
18. [单选题]将药品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醒目地印在药品包装上的企业是
A. 药品生产企业
B. 药品批发企业
C. 药品零售企业
D. 普通商业企业
E. 医疗机构药房
19. [单选题]符合我国疫苗管理规定的行为是
A. 某疫苗生产企业提供第一类疫苗给某诊所医生
B. 某乡村医务室强制当地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
C. 某疫苗生产企业使用普通运输车辆配送疫苗
D. 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第二类疫苗
20. [多选题]基本病机可概括为
A. 邪正盛衰
B. 阴阳失调
C. 气血失常
D. 经络失调
E. 津液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