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正高真题答疑(E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耐格里阿米巴多孳生于淡水中,其生活史可分哪两个阶段( )
A. 滋养体
B. 包囊
C. 裂殖体
D. 配子体
E. 虫卵
2. [多选题]痰液镜检时可见到 ( )
A. 阿米巴滋养体
B. 卡氏肺孢子虫
C. 细粒棘球蚴
D. 卫氏并殖吸虫卵
E. 鞭虫卵
3. [多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外周血中常见的细胞有
A. 浆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
B. 较多的幼稚粒细胞
C. 单核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
D. 以成熟分叶核细胞为主
E. 少量幼稚淋巴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
4. [多选题]下列急性白血病疗效判断标准中判断复发的标准是 ( )
A. 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1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B. 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C. 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20%者
D. 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3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E. 骨髓原粒细胞Ⅰ型十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10%且<20%,经2个疗程有效抗白血病治疗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5. [多选题]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常可见 ( )
A. 点彩红细胞
B.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C. 网织红细胞
D. 红细胞寿命缩短
E. 有核红细胞
6. [多选题]血标本采集时防止溶血的办法有
A. 抽血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洁净
B. 不用或短时间使用止血带,忌长时间压迫血管
C. 抽血后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容器内,切勿用力过猛
D. 用抗凝管作容器,应轻轻倒转容器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振摇
E. 用抗凝管作容器,应用力振摇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7. [多选题]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特点是 ( )
A. 外观呈毛玻璃样混浊,且有薄膜形成
B. 多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
C. 葡萄糖减低
D. 氯化物增高
E. 蛋白质降低
8. [多选题]关于末梢采血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婴幼儿通常用大拇指或足跟部两侧采血
B. 穿刺前轻轻按摩采血部分,使其自然充血
C. 第一滴血不可用,应用无菌干棉球擦去
D. 进行多项检验时,采集标本的顺序为: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E.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检测血常规时存在显著差异
9. [多选题]乳清酸尿症由下述哪些酶缺陷引起 ( )
A.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
B. 氨甲酰转移酶
C. 二氢乳清酸酶
D. 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E. 乳清酸核苷酸脱氢酶
10. [多选题]下列属于HLA分型试验的有 ( )
A. 血清学分型
B. 细胞分型法
C. 基因分型法
D. 皮内试验
E.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1. [多选题]层析技术按原理分为
A. 凝胶层析
B. 离子交换层析
C. 高效液相层析
D. 气相层析
E. 亲和层析
12. [多选题]交叉配血时出现:主侧(+)、自身(+)、抗体筛选(+),可能原因是 ( )
A. 病人使用了血浆扩容物
B. 交叉配血过程存在污染
C. 病人血清中可能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
D. 供血者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E. 病人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不正常
13. [多选题]APH50试验主要反映补体活化的哪条途径的溶血功能 ( )
A. MBL途径
B. 替代途径
C. 经典途径
D. 旁路途径
E. C3途径
14. [多选题]关于质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B. 为环状双股DNA
C. 可控制多种遗传性状
D. 不依赖细菌染色体而自主复制
E. 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15. [多选题]属于NCCLS所规定的纯水等级标准的特性指标是 ( )
A. 镁离子
B. 钙离子
C. 电阻率
D. 微生物含量
E. 硅
16. [多选题]关于电渗,正确的有 ( )
A. 电渗指电场中液体对固体的相对移动
B. 电渗的大小与水分子移动的速度密切相关
C. 电渗作用影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
D. 电渗的大小与载体的性质有关
E. 电渗的大小与电泳时电压相关
17. [多选题]Ⅳ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脂蛋白表现为
A. CM升高
B. TG升高
C. TC升高
D. LDL升高
E. VLDL升高
18. [多选题]下列黏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的有
A. 上皮黏蛋白
B. ICAM-1
C. VCAM-1
D. E-选择素
E. ICAM-3
19. [多选题]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包括哪几个阶段( )
A. 滋养体
B. 裂殖体
C. 环状体
D. 配子体
E. 以上都可以
20. [多选题]AT可灭活的凝血因子包括( )。
A. Ⅱa
B. Ⅹa
C. Ⅷa
D. Ⅺa
E. 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