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2024临床免疫技术副高实战模拟题库(A7),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 核酸和蛋白质
B. 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 核酸
D. 蛋白质
E. 糖蛋白
2. [单选题]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A. 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 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 由细胞因子引起
D. 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 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
3. [单选题]以下关于筛查试验和诊断试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筛查试验应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B. 筛查试验结果阴性提示被检测人待测物阴性的可能性很高
C. 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仅提示阳性结果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D. 诊断试验用于检测临床上已怀疑某种疾病的患者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情况,阳性预测值高于筛查试验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只能用作筛查试验
4. [单选题]酶分子中,能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是( )
A. 结合基团
B. 催化基团
C. 必需基团
D. 疏水基团
E. 亲水基团
5. [单选题]测量不确定度说明了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其表示量为( )
A. 总误差
B. 标准差
C. 不确定度
D. 算术平均值
E. 变异系数
6. [单选题]不可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有
A. 结核菌素
B. 染料
C. 真菌
D. 麻风杆菌
E. 破伤风类毒素
7. [单选题]大多数病原菌属于
A. 微厌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专性需养菌
D. 微需养菌
E. 专性厌氧菌
8. [单选题]人类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原因是
A. C1INH缺陷
B. C4bp缺陷
C. C1q缺陷
D. C3缺陷
E. DAF缺陷
9. [单选题]下列有关Ⅰ级生物安全柜功能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与样品安全、而不保护环境安全
B. 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与环境安全、而不保护样品安全
C. 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安全、而不保护样品与环境安全
D. 用于保护样品与环境安全、而不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E. 用于保护样品安全、而不保护操作人员与环境安全
10. [单选题]用正常人血清制备质控物。观察数据变异的情况,需连续监测的时间是
A. 5天
B. 10天
C. 15天
D. 20天
E. 30天
11. [单选题]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由
A. 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B.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C. Th3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D. Tr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
E. CTL分泌的穿孔素引起
12. [单选题]下列是理想免疫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品的条件,除了
A. 稳定
B. 所含待测物的浓度接近试验或临床决定性水平
C. 对靶值确定的准确性有严格的要求
D. 无生物传染危险性
E. 基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13. [多选题]用红外光激发分子使之产生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
A. 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
B. 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C. 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
D. 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
E. 释放光子的数目越多
14. [单选题]关于透射式电镜,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由德国科学家Ruska等发明
B. 以电子束作为光源
C. 电子透过标本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D. 分辨率较高
E. 适于观察细胞的外观形貌
15. [单选题]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第6天,每天尿量仅80ml,血压24.8/15.7kPa(176/110mmHg),脉洪大,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有散在湿啰音。对此病人治疗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
A. 纠正酸中毒,降压及利尿
B. 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物
C. 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及利尿
D. 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
E. 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
16. [单选题]大叶性肺炎患者同时出现头痛,其头痛最可能属于下列哪项
A. 颅脑病变
B. 颅外病变
C. 全身性疾病
D. 神经衰弱
E. 癔症性
17. [单选题]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 )。
A. 大细胞性贫血
B. 小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双相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18. [单选题]FAD结构中能递氢的成分是( )
A. 磷酸
B. 核醇
C. 异咯嗪环
D. 腺嘌呤
E. Cytb
19. [单选题]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磷酸基团使ADP生成ATP( )
A. 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
D. 1-磷酸葡萄糖及l,6-二磷酸果糖
E. 3-磷酸甘油醛及1,3-二磷酸甘油酸
20. [多选题]血琼脂上的溶血可分为
A. α溶血
B. β溶血
C. γ溶血
D. δ溶血
E. 双环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