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口腔修复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在线题库(F3),更多口腔修复(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2. [单选题]后堤区的作用是
A. 基托后缘定位
B. 边缘封闭作用
C. 支持作用
D. 排牙标志
E. 缓冲作用
3. [多选题]属于肝脏代谢功能的有
A. 雌激素的灭活
B. 前白蛋白的合成
C. FⅡ的合成
D. 胆固醇的合成
E. 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
4. [多选题]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
A. 附加的房室传导束
B.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C. 折返激动
D. 触发活动
E.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5. [单选题]家庭漂白术使用的漂白剂是
A. 30%过氧化氢
B. 10%~15%过氧化脲
C. 15%过硼酸钠
D. 10%~15%过氧化氢
E. 30%过氧化脲
6. [单选题]铸造全冠不具备的优点是
A. 固位力强
B. 便于恢复咬合、邻接关系
C. 便于建立良好的外展隙及邻间隙
D. 美观
E. 容易修整和控制龈边缘形态
7. [单选题]根据Kennedy分类法,右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第二、三磨牙缺失属于 ( )
A. 第一类第一亚类
B. 第一类第二业类
C. 第二类第一亚类
D. 第二类第二业类
E. 第三类第一亚类
8. [单选题]患者,男,73岁,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二、三磨牙、右侧下颌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余牙正常。医生设计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RPI卡环,左侧下颌第三磨牙圈形卡环,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隙卡,上颌钴铬合金铸造腭板连接,修复技师在制作支架时,RPI卡环的邻面板的最佳宽度 ( )
A. 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2
B. 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2/3
C. 与基牙颊舌径宽度相等
D. 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3
E. 是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5
9. [单选题]在设计右上第一前磨牙桥体时,在口腔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最合理龈端类型是
A. 鞍式
B. 卫生桥
C. 盖嵴式
D. 改良鞍式
E. 船底式
10. [多选题]属于第二序列的弯曲有
A. 外展弯
B. 后倾弯
C. 转矩
D. 内收弯
E. 前牙轴倾弯
11. [多选题]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所伴发的危重并发症有
A. 窒息
B. 严重出血
C. 休克
D. 颅脑损伤
E. 重要脏器损伤
12. [单选题]关于制锁力大小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A. 制锁角越小,制锁力越小
B. 制锁角越大,制锁力越小
C. 基牙强度越大,制锁力越大
D. 义齿强度越大,制锁力越大
E. 脱位力越大,制锁力越大
13. [单选题]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
A. 同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B. 同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C. 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D. 两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E. 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弱
14. [单选题]全口义齿修复后,何种情况需修改义齿基托形态
A. 固位差
B. 前牙咬切功能差
C. 下颌隆突处压痛
D. 关系有误
E. 说话及打哈欠时义齿脱落
15. [单选题]外伤性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或撕裂伤者,可能有根尖周反应,根充后应至少观察
A. 7天
B. 10天
C. 14天
D. 21天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关于上颌骨第Ⅷ类缺损的设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类缺损为双侧上颌骨的缺失,是最严重的颌面部缺损之一
B. 全上颌骨缺失常见于双侧上颌骨的次全切除
C. 鼻孔插管固位的全上颌赝复体是目前较理想的全上颌骨缺损修复方法
D. 最重要的是解决修复体的固位,其次是修复体的支持
E. 种植体环形支架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上颌骨修复体设计是目前较理想的全上颌骨缺损修复方法
17. [单选题]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诊断中,正确的是
A. 上皮增厚
B. 棘细胞水肿
C. 基底细胞增生活跃
D. 固有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
E. 基底膜液化变化,基底膜不清晰
18. [多选题]有关HCV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 基因高度稳定
C. 抗-HCVIgM持续阳性,可能已转为慢性肝炎
D. 传播方式与HBV相同
E. 抗-HCVIg;阴性表明病毒复制停止
19. [单选题]符合下颌托盘选择要求的是
A. 边缘应与唇颊沟等高
B. 舌侧与口底等高
C. 宽度与下颌牙槽嵴等宽
D. 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E. 以上均是
20. [单选题]下面有关杆形卡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也称为推型卡环
B. 卡环的引伸臂位于龈缘下方3mm或低于3mm
C. 卡环臂尖端常常进入倒凹区0.75mm或1mm
D. 口腔前庭较浅的患者不能应用此类卡环
E. 卡抱稳定作用不如圆环形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