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考试宝典2024重症医学副高考试模拟试卷(M7),更多重症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室率140次/分,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心室率无明显减慢,且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宜
A. 停用洋地黄观察
B. 减少洋地黄用量
C. 增加洋地黄用量
D. 继续用洋地黄维持量
E. 停洋地黄并采用对抗洋地黄中毒措施
2. [单选题]诱导插管,最常用的肌松剂是
A. 阿端
B. 潘可罗宁
C. 箭毒
D. 万可松
E. 司可林
3. [单选题]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中暑时的降温措施一般不选用
A. 头戴冰帽
B. 大动脉处放冰袋
C. 冰水擦浴
D. 冷水浸浴
E. 冬眠降温
4. [单选题]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时,首选
A. 20%甘露醇
B. 25%山梨醇
C. 速尿
D. 50%葡萄糖液
E. 25%清蛋白
5. [单选题]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
A. 48小时内
B. 24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8小时内
E. 4~6小时内
6. [单选题]女性患者妊娠期出现心力衰竭,下列哪类药物绝对不能使用
A. β受体阻滞药
B. 洋地黄制剂
C. 利尿药
D. ACEI
E. 硝酸酯制剂
7.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8. [单选题]DIC患者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A. 凝血酶时间延长
B. 3P试验阴性
C. 优球蛋白时间延长
D. 血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下降
E. 血小板数量增加
9.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出现腹痛,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CT提示胰头模糊不清,腹部胀气,以下哪项指标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
A. 增高的血清淀粉酶
B. 出现严重的低钙血症,血钙1.6mmol∕L
C. Ranson评分≥3分
D. APACHEⅡ≥8分
E. 腰肋部皮下瘀斑
10. [单选题]下列哪型白血病最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B.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 多毛细胞白血病
11.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突发头晕后自二楼阳台坠落2小时来院。查体:神志清醒,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心率88次∕分,双上肢能自主活动。T11棘突区叩痛,略显外凸,双下肢无活动,肌张力低,Babinski征未能引出。目前比较明确的主要诊断是
A. 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
B. 脑出血伴脑内血肿
C.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D. 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E. 暂无明确诊断
12.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因“全身多处刀刺伤2小时”入院。入院血压70∕50mmHg,予快速补液、扩容治疗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呈端坐位,剧咳,双肺底水泡音伴广泛哮鸣音,其诊断应首先考虑
A. 急性右心衰竭
B. 间质性肺水肿
C. 肺栓塞
D. 呼吸衰竭
E. 血气胸
13. [单选题]心房扑动的频率为:
A. 250~350次/分
B. 400~800次/分
C. 180~250次/分
D. 80~100次/分
E. 以上都不对
14. [单选题]以下关于失水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等渗性失水可出现少尿、口渴,严重者血压下降,但渗透压基本正常
B. 重度高渗性失水可出现躁狂、谵妄、定向力障碍、晕厥和脱水热等神经系统症状
C. 低渗性失水时尿钠极低或测不出
D. 高渗性失水时当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5%时,可出现高渗性昏迷
E. 重度低渗性失水可出现肌肉痉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甚至昏迷
15.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
A. 心、肝、脾
B. 心、肺、脾
C. 心、肝、肾
D. 心、肺、肝
E. 肺、脾、肾
16.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宜用汗法的是( )
A. 表邪已解
B. 麻疹已透
C. 疮疡已溃
D. 自汗、盗汗
E. 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
17. [单选题]在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可取
A. 腹膜透析
B. 抗感染治疗
C. 利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D. 限制水分摄入,调整电解质、酸碱失衡
E. 选用泻剂或乳果糖,限制蛋白摄入
18. [单选题]应用机械通气时,临床上为评价患者气体交换效果的依据是采用
A. 氧流量
B. 肺通气量
C. 肺活量
D. 氧饱和度
E. 血气分析
19. [单选题]死亡后处理错误的是
A. 准确判定与记录死亡时间
B. 死亡后医师均应开具死亡证明
C. 死亡证明的填写必须属实
D. 死亡证明应填写死亡具体原因
E. 应综合判断死亡机制
20. [单选题]脑梗死患者的头颅CT改变为:
A. 发病24小时内就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B. 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C. 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异常高密度影
D. 发病3天后才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E. 发病后就可见异常低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