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药材的原植物属豆科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单选题]药材的原植物属豆科的是
A. 地肤子
B. 沙苑子
C. 山茱萸
D. 豆蔻
E. 槟榔
[单选题]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的处罚是
A.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B.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C.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D.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 :B
解析: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故选B。
[单选题]既能驱虫,又能截疟的药物是
A. 贯众
B. 苦楝皮
C. 槟榔
D. 雷丸
E. 使君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诸驱虫药的功效。备选答案诸药均能驱虫,其中,槟榔又能截疟、行气,贯众又能清热解毒、止血。
[单选题]生物碱多存在于
A. 单子叶植物
B. 双子叶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裸子植物
E. 藻类植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点是生物碱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物碱绝大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已知有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中存在生物碱。单子叶植物也有少数科属存在生物碱,如石蒜科、百合科(贝母属的川贝母、浙贝母)、兰科等。少数裸子植物如麻黄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松柏科也存在生物碱。低等植物中仅发现极个别的存在生物碱,如烟碱存在于蕨类植物中,麦角生物碱存在于菌类植物中。地衣、苔藓类植物中仅发现少数简单的吲哚类生物碱。藻类、水生类植物中未发现生物碱。
[单选题]决定子代体质因素的先天关键因素
A. 父母的体质因素
B. 父母的年龄
C. 血缘关系近远
D. 妊娠因素
E. 养胎将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先天因素完全取决于父母,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子代生命产生的基础。
[多选题]香薷的原植物有
A. 石香薷
B. 江香薷
C. 香薷
D. 聚花过路黄
E. 紫堇
正确答案 :AB
解析:香薷来源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微温,辛散芳化,入肺、胃、脾经。既发汗而解表,又化湿和中而解暑,还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答案选AB
[单选题]适合于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
A. 水中难溶且稳定的药物
B. 水中易溶且稳定的药物
C. 油中易溶且稳定的药物
D. 水中易溶且不稳定的药物
E. 油中不溶且不稳定的药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是注射液的制备要点。根据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剂型进行制备,水中易溶且不稳定的药物适合于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不适用于
A.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B. 指导合理用药
C. 医疗事故处理
D. 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报告
正确答案 :C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适用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报告、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告。故选C。
[单选题]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的是
A. 淀粉粒
B. 糊粉粒
C. 黏液
D. 菊糖
E. 挥发油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含物的理化鉴别。糊粉粒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黏液鉴别用钌红试液显红色;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呈紫红色并很快溶解。除以配伍题出现外,还可以最佳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对于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糊粉粒、挥发油、脂肪油、树脂、菊糖、黏液、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和硅质体的理化显微鉴别方法均需要重点掌握。
[单选题]有关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以及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药品销售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及单位剂量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mg(不含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无医师处方严禁销售
B. 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3个最小包装
C. 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的,应当立即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D. 应当设置专柜,由专人管理、专册登记
正确答案 :B
解析:对于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以及单位剂量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mg(不含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一律列入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范围,无医师处方严禁销售。药品零售企业销售上述药品应当查验购买者的身份证,并对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予以登记。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药品零售企业不得开架销售上述药品,应当设置专柜由专人管理、专册登记。药品零售企业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上述药品的,应当立即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