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0-01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A. 栀子
B. 谷精草
C. 青葙子
D. 夏枯草
E. 密蒙花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A. 阴阳交感
B. 对立制约
C. 相互消长
D. 互根互用
E. 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对立制约,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饱食则安,饥则痛
B. 饥则积不见
C. 饥饿则安
D. 饱则积不见
E. 饱则积见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是( )

A. 然谷
B. 至阴
C. 涌泉
D. 俞府
E. 太溪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患者女,37岁。经期延后,经色暗淡,量少,腰膝酸软,肢冷乏力,唇甲色淡,脉沉缓,舌淡胖,苔薄白。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A.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取任脉、足厥阴、足阳明之穴
B. 以上说法都不对
C. 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D.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督脉之穴
E. 补益肝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之穴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案诊断为月经后期,证属脾肾不足,治应补益脾肾,相应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穴,故选B。


[单选题]具有补肝肾、行血脉、强筋骨功效,有补而不滞优点的药物是

A. 续断
B. 杜仲
C. 狗脊
D. 五加皮
E. 桑寄生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哪味药不能驱绦虫

A. 鹤草芽
B. 槟榔
C. 使君子
D. 雷丸
E. 南瓜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单选题]足太阴经的"根"是

A. 涌泉
B. 大敦
C. 隐白
D. 至阴
E. 厉兑

正确答案 :C

解析:[足三阴三阳的根与结.png]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离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的道理。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夏脉如( )

A. 泛泛乎万物有余
B. 蛰虫周密
C. 如鱼之游在波
D. 君子居室
E. 蛰虫将去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物是

A. 生地黄、牡丹皮
B. 侧柏叶、茜草
C. 赤芍、紫草
D. 金银花、连翘
E. 大蓟、小蓟

正确答案 :E

解析: 小蓟   性能: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2013   应用:   血热出血证。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主治病证。   热毒痈肿。   大蓟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主治病证:血热出血证;热毒痈肿。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7lez9q.html
  • 下一篇:中医针灸中级易错易混在线题库(AA4) 水火不济 脾虚生痰,痰浊内扰 脾胃不和芦根   性能甘,利尿。   应用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鲜品加倍,与后世的"治病求本"不同。硫黄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蛲虫病。   小儿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