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至虚有盛候"的病机,其主要形成基础是
A. 邪气太盛,气血内闭,不能外达
B. 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C. 邪气太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D.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E. 脏腑气血极虚,外现实象
2. [单选题]具有"统摄血液"功能的脏是
A. 肾
B. 脾
C. 肺
D. 心
E. 肝
3. [单选题]花椒与细辛在乌梅丸中的作用是
A. 散寒止痛
B. 伏蛔温脏
C. 辛散寒邪
D. 温中止痛
E. 温脏散寒
1.正确答案 :E
解析: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
2.正确答案 :B
解析:脾主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如临床上治疗脾虚腹泻时,常可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主统血 统血,即统摄血液。统是统管,摄即固摄。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畅行而不致溢出脉外,防止其出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血液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充足有关。若脾气虚损,统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出血症状,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由于此类出血多发生在人体下部,颜色浅淡,可伴有脾气虚的其他症状,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中医往往采用“补脾摄血”的方药来治疗。
3.正确答案 :B
解析:乌梅丸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伏蛔,温能袪寒并用,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袪寒;人参、当归养气血,共为佐药。去放全方共奏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故此题应选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7mz1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