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下载(U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31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下载(U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下载(U3),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妇人产后三大证是指( )

A. 乳中虚
B. 痉
C. 发热
D. 郁冒
E. 大便难


2. [单选题]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的发黄类型是

A. 湿热发黄
B. 火逆发黄
C. 蓄血重证发黄
D. 寒湿发黄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的典型证候是

A. 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B. 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C. 心痛彻背
D. 胸闷憋气
E. 胸中刺痛


4. [多选题]湿在肌肉,用药宜选用( )

A. 滑石,大豆黄卷
B. 茯苓皮、苍术皮
C. 藿香叶、鲜荷叶
D. 黄连、厚朴
E. 白通草、桔梗


5. [单选题]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

A. 紫雪丹
B. 至宝丹
C. 安宫牛黄丸
D. 神犀丹
E. 苏合香丸


6. [单选题]"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其脉象应是

A. 脉沉实
B. 脉迟有力
C. 脉滑而疾
D. 脉沉紧
E. 脉实大


7. [多选题]温病频吐如喷的病机是:( )

A. 湿热内留,胆火乘胃,胃气上逆
B. 食饮伤胃,积滞内停,胃失和降
C. 温病后期,胃阴大伤,胃气上逆
D. 肝风内动,冲逆犯胃
E. 胃气大虚,不能纳食


8. [单选题]《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D. 六十
E. 十二


9. [多选题]消渴的主要特征

A. 多饮
B. 多食
C. 多尿
D. 多大小便
E. 身体消瘦


10. [多选题]臌胀气滞湿阻型的处方宜选

A. 实脾饮
B. 胃苓汤
C. 逍遥散
D. 柴胡疏肝散
E. 四逆散


11.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

A. 阳明温病,舌黄腻,汗出,脉滑数者
B.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
C. 太阴温病,壮热,寸脉大,舌红而干,口渴者
D.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口渴者
E. 太阴温病,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燥者


12. [多选题]浸润性突眼的防治措施有

A. 保护眼睛
B. 早期选用免疫抑制剂
C. 球后放射治疗
D. 控制高代谢症群
E. 干甲状腺片与抗甲状腺药合用


13. [多选题]黄土汤由哪些药物组成( )

A. 灶中黄土、黄芩、阿胶
B. 当归、附子、人参
C. 干地黄、白术
D. 附子、甘草
E. 干姜、半夏


14.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是( )

A. 心下痞
B. 肠鸣
C. 呕吐
D. 噫气不除
E. 下利


15. [单选题]症见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或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象沉弱。其病机是

A. 阳明热结,腑气不通
B. 阳明热结,气液两虚
C. 阳明热结,阴液亏损
D. 阳明热结,小肠热盛
E. 阳明热结,气机不畅


16.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A. 苦寒清热
B. 辛寒清热
C. 苦燥清热
D. 滋阴清热
E. 凉血清热


17. [多选题]“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的机理有可能是( )

A. 发黄后期,湿邪阻于肌肤
B. 津血不足,肌肤腠理去陈生新功能下降
C. 素体津气不足,汗出无源
D. 热欲外越不得汗,热邪郁于肌肤
E. 外邪郁于肌肤,腠理闭塞


18.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变
C. 早期治疗
D. 防止误治
E. 治未病


19. [单选题]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少附子毒性
B. 温补调中
C. 调和诸药
D. 补中益气
E. 缓急止痛


20. [多选题]《素问》提出水肿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 去菀陈挫
B. 开鬼门
C. 洁净府
D. 健脾
E. 益肾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7ndr5r.html
  • 下一篇:2024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正高考试模拟题(U3) 其中不包括薯蓣丸治疗虚劳诸不足,胃中干,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气机逆乱所引起的,造成溶血,其次是Rh血型不合。2.非免疫性因素:①物理和创伤性因素;②生物因素:多种感染可引起溶血。原虫感染造成的溶血以疟疾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