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资格初级考试宝典营养(士)医学初级卫生资格冲刺密卷单选题正确答案(T5),更多营养(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食物不耐受的特点中,不包括( )。
A. 特异体质因素引起
B. 食物中含有某些药物成分
C. 食物代谢紊乱
D. 食物中含有毒性物质
E. 发病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
2.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能量比为( )。
A. 4:6
B. 5:5
C. 6:4
D. 7:3
E. 8:2
3.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肥胖者伴有降低的指标( )。
A. 血糖
B. 血甘油三酯
C. 糖耐量
D. 血胆固醇
E. 血游离脂肪酸
4.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临床表现为( )。
A. 血尿素氮开始下降
B. 肌酐下降
C. 病情危急,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D. 水肿消退
E. 每天排尿600~800ml
5. [单选题]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
A. 谷氨酸
B. 组氨酸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E. 色氨酸
6. [单选题]公共营养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解决制约居民营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以便保证人们能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圆满实现营养科学要求,改善营养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保护健康的目的
B. 研究解决制约人群营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因素,以便保证人们能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圆满实现营养科学要求,改善营养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保护健康的目的
C. 研究解决制约人群营养的社会条件和自然因素,以便保证人们能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圆满实现营养科学要求,改善营养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保护健康的目的
D. 研究解决制约人群营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以便保证人们能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圆满实现营养科学要求,改善营养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保护健康的目的
E. 研究解决制约人群营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以便保证人们能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圆满实现营养科学要求,改善营养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保护健康的目的
7. [单选题]维生素的共同特点除外( )。
A. 虽然生理需要量很少,但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 都是以其本体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植物中
C. 它们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原料,有的可以提供能量
D. 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储存于组织中
E. 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
8. [单选题]下列不是预后营养指数涉及的营养状况评定参数的是( )。
A. 迟发型超敏皮肤反应试验
B. 血清蛋白
C. 三头肌皮褶厚度
D. 血清转铁蛋白
E. 血红蛋白
9. [单选题]对在36.7℃以上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氯化钠的补充,但每天最高不要超过
A. 15g
B. 18g
C. 20g
D. 25g
E. 30g
10. [单选题]谷类种子中( )含维生素E较多。
A. 谷皮
B. 糊粉层
C. 胚乳
D. 谷胚
E. 胚芽
11.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途径( )。
A. 首选静脉营养治疗
B. 首选肠内营养治疗
C. 缓解期的患者,使用静脉营养治疗
D. 肺性脑病患者,可短期使用静脉营养治疗
E.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可互换
12.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肥胖并发症( )。
A. 心力衰竭
B. 高血压
C. 乳糖不耐症
D. 糖尿病
E. 胆结石
13. [单选题]一般来说,糖尿病成年人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
A. 5%
B. 10%
C. 15%
D. 20%
E. 25%
14. [单选题]《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所占比重最少的食物是
A. 谷类食物
B. 蔬菜和水果
C. 肉类等动物性食物
D. 奶类和豆类
E. 油脂类
15. [单选题]妊娠初期,每日铁的适宜摄入量( )。
A. 15mg
B. 20mg
C. 25mg
D. 30mg
E. 35mg
16. [单选题]对扩大营养宣教覆盖面最有效的交流模式是( )。
A. 参与交流
B. 单向交流
C. 双向交流
D. 大众交流
E. 自我交流
17.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的膳食治疗宜为( )。
A. 禁食
B. 限制膳食纤维
C. 无动物蛋白质,选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蛋白质
D. 可采用中链三酰甘油作为烹调油
E. 用浓鸡汤、浓鱼汤等补充蛋白质
18. [单选题]下列最适合伤寒患者食用的食物为( )。
A. 鱼
B. 玉米
C. 黄豆
D. 荞麦
E. 核桃
19. [单选题]对于一般孕妇而言,整个妊娠期母体体重约增加
A. 8~10kg
B. 5~16kg
C. 16~18kg
D. 18~20kg
E. 20~22kg
20. [单选题]急性苯中毒损伤的靶组织主要是
A. 中枢神经系统
B. 外周神经系统
C. 消化道
D. 呼吸道
E. 造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