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眼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解释(Q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23   [手机版]    

中医眼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解释(Q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2024冲刺密卷解释(Q5),更多中医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治宜

A. 桂枝汤
B. 玉屏风散
C. 白虎汤
D. 麻黄汤
E. 葛根汤


2. [单选题]《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

A. 五脏阳气虚弱
B. 五脏阳气乏竭
C. 五脏阳气阻遏
D. 五脏阳气失调
E. 以上均不是


3. [多选题]采用艾灸法治疗鼻渊可选取

A. 囟会
B. 前顶
C. 迎香
D. 四白
E. 上星


4. [多选题]"从者反治"包括下述内容( )

A. 微者逆之
B. 甚者从之
C. 热因热用
D. 寒因寒用
E. 通因通用


5. [单选题]"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

A. 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证
B. 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侯
C. 小柴胡汤或然证中的-证
D. 往来寒热一证
E. 必见往来寒热一证


6. [多选题]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五脏失强"的病候有( )

A. 仓廪不藏
B. 头倾视深
C. 背曲肩随
D. 水泉不止
E. 行则偻附


7. [单选题]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 痰热互结
B. 水热互结
C. 湿热内郁
D. 寒湿壅聚
E. 宿食结聚


8. [多选题]眼科诊法中,最重视的两种诊法是

A. 望诊
B. 闻诊
C. 问诊
D. 切诊
E. 触诊


9.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痹证的病因病机( )

A. 营卫失调
B. 风寒湿三气杂至
C. 远行劳倦
D. 饮食自倍
E. 脏腑损伤


10. [多选题]下列那些药物属于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眼药

A. 色甘酸钠滴眼液
B. 硫酸锌滴眼液
C. 氯霉素滴眼液
D. 酞丁安滴眼液和眼膏
E. 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11. [单选题]"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 内热偏盛
B. 湿热较盛
C. 阴虚较盛
D. 热与水结较盛
E. 邪在阳,表不解


12.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直接起于本脏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手厥阴心包经
D. 手太阴肺经
E. 手少阴心经


13. [单选题]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加术汤
C. 越婢加半夏汤
D. 皂荚丸
E. 厚朴麻黄汤


14. [单选题]某女,38岁。慢性腹泻已5年有余。大便溏泻,日2~3次,纳呆,腹胀,四肢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细缓。临床诊断为

A. 脾阳虚证
B. 脾气虚证
C. 大肠虚寒证
D. 寒湿困脾证
E. 以上都不是


15. [多选题]UBM置应证包括

A.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B. 恶性青光眼
C. 睫状体肿瘤
D. 前房异物
E. 虹膜囊肿


16.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哪些是姜科植物

A. 干姜
B. 高良姜
C. 豆蔻
D. 草果
E. 小茴香


17.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A. 糟粕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津液
E. 卫气


18.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药物的性能是

A. 固表发汗
B. 发散属阳
C. 宣通肺气
D. 补虚
E. 涌泄属阴


19. [多选题]眼内出血常因于

A. 风邪外束,气血阻滞目中脉络
B. 脾虚统摄无权,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
C. 肝郁久化火,气火上逆,热入血分,迫血妄行
D. 先天禀赋不足与年老体衰,致血不循常道而外溢
E. 阳虚不能温化水湿,脉络失养,水湿上泛致血随水液渗于脉外


20. [多选题]关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与脉络膜粘连不紧密
B. 可产生视紫红质
C. 由视乳头分布到锯齿缘
D. 细胞呈六角形
E. 与神经感觉层连接紧密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7nlllp.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正高高级职称精选在线题库(Q6) 男子六八的生理特点有( )五灵脂的功效是患者因身劳汗出,身体沉重,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既能镇惊定神,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灵枢·本神》指出:“心,肌肤丹痧显露,脉躁疾 汗后脉犹躁疾,狂言,清泄余热 继用甘寒#余氏清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