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考试真题(C9),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常见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主要由哪些疾病引起
A. 糖尿病
B.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 肝病
D. 甲亢
E. 药物影响
2. [多选题]关于基因扩增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能力评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应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B. 应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C. 对新进员工应至少进行2次能力评审
D. 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可不必进行再培训
E. 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3. [多选题]对核酸一蛋白质杂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又称为Southwestern杂交
B. 可鉴定蛋白质与DNA的特异结合
C. 可以大概确定结合蛋白质的分子量
D. 该技术最先由中国人应用
E. 蛋白质-DNA复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分离
4. [多选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B. 质量手册
C. 本准则要求的程序和记录
D. 实验室为确保有效策划、运行并控制其过程而规定的文件和记录
E. 适用的法规、标准及其他规范文件
5. [多选题]化学降解法测序技术中需要的物质有
A. 末端核酸标记单链DNA
B. 测序引物
C. DNA聚合酶
D. 六氢吡啶等化学试剂
E.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6. [多选题]实验室应建立电子化或纸质的样本接收记录,记录信息至少应包括
A. 收到样本的日期和时间
B. 样本采集人和采集时间
C. 样本接收责任人
D. 标本周转状态
E. 标本运送人
7. [多选题]TDM的影响因素有
A. 给药途径
B. 消化道的运动及食物因素
C. 药物在体内的运送方式
D. 靶组织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时间、速度和摄取量
E. 肝脏的功能状态
8. [多选题]适于做骨髓检查的非造血系统疾病有( )
A. 黑热病
B. 疟疾
C. 转移性肿瘤
D. 尼曼-匹克病
E. 戈谢病
9. [多选题]正常尿,沉渣镜检可见(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细胞管型
D. 透明管型
E. 结晶
10. [多选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 血清游离氨基酸增加
B. 血中丙酮酸量显著上升
C. 血中雌激素上升
D.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E. A/G比值升高
11. [多选题]在气-固色谱中,样品各组分的分离基于
A. 性质不同
B. 溶解度的不同
C. 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不同
D. 挥发性的不同
E. 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不同
12. [多选题]临床基因扩增定量检测方法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内容应包括
A. 精密度
B. 正确度
C. 可报告范围
D. 抗干扰能力
E. 参考区间验证
13. [多选题]( )等情况时需要进行血气分析
A. 输血前
B. 肾功能衰竭
C. 急腹症
D. 通气障碍
E. 心衰
14. [多选题]均相测定法已被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脂专题委员会推荐为临床实验室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常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包括
A. PEG修饰酶法
B. 选择性抑制法
C. 抗体法
D. 过氧化物酶法
E. 表面活性剂法
15. [多选题]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物质有
A. 胆红素
B. 胆汁酸
C. 醛固酮
D. 皮质醇
E. 睾酮
16. [多选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用于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的指标有
A. 确定系数
B. 校正复相关系数
C. 剩余标准差
D. Cp统计量
E. 偏回归系数
17. [多选题]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检测中,目前Apo E的临床研究意义有
A. 人类Apo E是一种多态性蛋白质,有3个常见的异构体:E2、E3、E4。因此主要有6种表型:E2/2,E3/3,E4/4和E2/3,E3/4,E2/4
B. 大量研究发现,ApoE e4等位基因可以显著升高健康人的总胆固醇浓度,使之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C. ApoE e2等位基因一般作用是降低胆固醇的浓度,降低效应是ApoE e4等位基因升高的2~4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防护作用
D. ApoE多态性变异还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有关
E. ApoE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有关
18. [多选题]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评审内容应包括
A. 检测系统一致性
B. 检验项目名称的规范性
C. 参考区间来源
D. 检验项目收费标准
E. 参考人群适用性
19. [多选题]全血细胞减少可见于( )
A. 脾功能亢进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阵发性睡眠眠性血红蛋白尿
D. 恶性组织细胞病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 [多选题]DNA芯片技术在临床医学上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 ( )
A. 细菌耐药基因的鉴别
B.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鉴别诊断
C. 临床疾病的基因诊断
D. 流行病学的调查
E. 营养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