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血液卫生副高专项练习考试试题(J1),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尼曼-匹克病的脂质堆积在什么细胞中
A. 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D. 浆细胞
E. 嗜酸细胞
2.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符合急性血管内溶血
A. 尿胆原阳性
B. 高热、寒战、黄疸
C. 常见血红蛋白尿
D.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常降低
E. 蚕豆病属血管内溶血
3.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在
A. 0.5%~1.5%
B. 1.6%~2.5%
C. 2.6%~3.5%
D. 3.6%~4.5%
E. 5.0%~20.0%
4.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 ( )
A. 细胞体积从小到大
B. 核浆比由大到小
C. 核仁从无到有
D. 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E. 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5. [单选题]关于血型天然抗体哪项是错误的
A. 以IgG为主
B. 可被相应抗原中和
C. 不能通过胎盘
D. IgM为主
E. 无可察觉的抗原刺激
6. [单选题]下列关于休克Ⅱ期微循环的变化错误的是
A.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都降低
B. 微循环变化特征是淤血
C.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开始松弛
D. 微静脉也可能扩张
E. 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加大毛细血管后阻力
7.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血清补体水平过度降低
A. 心肌梗死
B. 甲状腺炎
C. 糖尿病
D. 革兰阴性菌感染
E. 革兰阳性菌感染
8. [单选题]关于红细胞清除,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A. 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肝中破坏,并由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B. 衰老红细胞在脾和骨髓中破坏并由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C. 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肝、脾中破坏并由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D. 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和骨髓中破坏由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E. 衰老红细胞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破坏清除
9. [单选题]普通肝素用于抗凝治疗时,AT-Ⅲ的活性需维持在( )。
A. 40%~60%
B. 60%~80%
C. 80%~120%
D. 120%~150%
E. 150%~180%
10. [单选题]Laboratory results in acut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reflect abnor-malities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agulation components
A. Platelet
B. Fibrinolysis
C. Thrombin formation
D. Fibrin formation
E. All of the above
11. [单选题]进行现场质量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
A. 修改质量手册
B. 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
C. 修改程序文件
D. 寻找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E. 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情况
12. [单选题]骨髓干抽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溶血性贫血
B. 戈谢病
C. 骨髓纤维化
D. 疟疾
E. ITP
13. [单选题]符合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是 ( )
A. 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B. 血清铁蛋白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C. 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D. 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E. 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14. [单选题]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A. 抗原
B. 抗体
C. 补体
D. 溶血素
E. 酶
15.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在多少毫升以上就可出现柏油样便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1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造血功能障碍的贫血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白血病
C. 失血性贫血
D. 恶性贫血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7. [单选题]维生素C对某些试验的干扰作用主要是由于它的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改变了反应的pH
D. 与被测物的络合作用
E. 改变了被测物的空间结构
18. [单选题]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是
A.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B. 血清铁增高
C. 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D. 血浆铁转换率增高
E. 铁蛋白增高
19.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贫血机制不包括
A. 脾功能亢进
B.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C. S/V比值减低
D. 珠蛋白合成障碍
E. 单核巨噬系统的参与
20. [单选题]某患者,乏力,进行性头晕,半年余,食欲不良,经常嗳气,贫血貌,无黄疸,肝脾不大,浅表淋巴结不大,无出血点,血常规为大细胞正色素贫血,骨髓象检查,粒、红、巨三系呈巨幼样变,本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巨幼红细胞贫血
B. 急性白血病
C. 缺铁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慢性病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