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考试试题精选(T9),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一成人烧伤面积60%,7小时后入院,经注射吗啡,头孢类抗生素和生理盐水1000ml,仍有休克,应考虑为
A. 神经性休克
B. 感染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低血容量性休克
E. 中毒性休克
2. [单选题]下列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 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低体温
B.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
C. 神志改变,甚至发生谵妄和昏迷
D. 心率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E. 发生感染性休克少见
3. [单选题]脾切除对消除黄疸和贫血有效的疾病是
A.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B. 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脾脓肿
D. 脾肿瘤
E.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4. [单选题]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里的静脉因回流受阻,而出现的盘曲扩张。其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发病率10%~15%,多见于左侧,双侧发病者20%左右
B. 可引起睾丸萎缩和精子生成障碍
C. 伴不育者,应常规做精液检查
D. 其他部位肿瘤也可引起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E. 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外科手术
5.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神明"的含义是
A. 阴阳不测
B.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C. 脏腑的功能活动
D. 清静机灵
E. 两目之神采
6. [单选题]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90%以上直肠均被累及
B. 病变呈连续性蔓延
C. 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可合并中毒性巨结肠
D. 病变累及肠壁全层
E. 病理上无肉芽肿形成
7. [单选题]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的是
A. 血气分析
B. 呼吸功能检测
C. 血动力学检测
D. X线胸片
E. 心电图检测
8. [单选题]下列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属淋巴转移方式的为:
A. 甲状腺癌的颅骨转移
B. 晚期胃癌,盆腔腹膜转移
C. 肺癌转移至肾上腺
D. 子宫颈癌,骨盆壁受累
E. 乳腺癌呈"橘皮"样改变
9. [单选题]男性,21岁。因左小腿被蚊虫叮咬搔痒抓破皮肤1天后,出现畏寒,发热,局部烧灼样疼痛。查体:体温39℃。左小腿外侧延至大腿中下段明显红肿,局部皮温高,呈片状红疹,微隆起,色鲜红,压之褪色。正确的诊断是
A. 丹毒
B. 急性皮肤感染
C. 厌氧链球菌性肌炎
D. 坏死性筋膜炎
E. 急性蜂窝织炎
10. [单选题]大陷胸汤的药物组成是
A. 大黄、芒硝、甘遂
B. 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 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 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1. [单选题]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
A. 脾主运化功能
B. 胃主受纳功能
C. 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
D. 化生血液
E. 输布水谷精微
12. [单选题]秦艽具有的功效是
A. 祛风湿,通经络,利水
B.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C. 祛风湿,止痹痛,安胎
D. 祛风湿,止痹痛,治骨鲠
E. 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瓜萎的功效
A. 清肺化痰
B. 润肺化痰
C. 宣肺祛痰
D. 利气宽胸
E. 滑肠通便
14. [单选题]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 采取预防措施
B. 进行医学观察
C. 予以隔离治疗
D.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E. 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15.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车祸伤,现场发现左股部伤口有大量鲜血涌出,此时最先应检查的是
A. 触诊足背和胫后动脉
B. 检查肢体感觉
C. 检查膝腱或跟腱反射
D. 足部主动活动有无缺失
E. 立即做X线检查
16. [单选题]肥胖病人穿刺建立气腹时,哪项是正确的
A. 可以在腹部任何部位穿刺
B. 气腹压力与一般病人相同
C. 气腹压略高于一般病人
D. 气腹压力低于一般病人
E. 不采用开放式腹腔镜手术
17. [单选题]患者,男性,80岁。便血,伴贫血、腹痛、右下腹肿块1个月,无发热,消瘦明显,腹胀。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慢性阑尾炎
B. 阑尾类癌
C. 结肠癌
D. 溃疡性结肠炎
E. 肠结核
18.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心悸失眠,夜间盗汗,脉细数。首选的药物是
A. 柏子仁
B. 酸枣仁
C. 远志
D. 合欢皮
E. 夜交藤
19. [单选题]一男性病人,45岁。右臀部患疖肿14天,疖肿中央已破溃,外治法宜选用( )。
A. 切开引流法
B. 砭镰法
C. 火针
D. 烙铁烙法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患者,女,28岁。月经提前1周,经量多,色鲜红,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不宜选择的药组是
A. 生地、牡丹皮
B. 丹皮、地骨皮
C. 茜草、蒲黄
D. 小蓟、旱莲草
E. 艾叶、炮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