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烧伤外科副高高级职称人机对话题库(T2),更多烧伤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有关烧伤深度的估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Ⅰ度烧伤可伤及棘状层,但生发层健存
B. 浅Ⅱ度烧伤为表皮全层坏死
C. 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
D. 深Ⅱ度烧伤伤及乳头层以下的全部真皮
E. 深Ⅲ度烧伤为全层皮肤以下的损伤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烧伤病人抗休克补液量观察的有效指标
A. 脉搏
B. 血压
C. 血细胞比容
D. 尿量
E. 精神状态
3. [多选题]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的骨髓涂片主要内容有
A. 观察巨核细胞
B. 查看有无异常白细胞
C. 取材、制片、染色情况
D. 观察有无寄生虫
E.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4. [单选题]哪项不是防治肠源性感染的措施
A. 积极补液抗休克
B. 早期肠道喂养
C. 休克期切痂植皮
D. 合理使用抗生素
E. 及时正确处理创面
5. [单选题]月经提前,量少,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
A. 实热
B. 虚热
C. 郁热
D. 瘀热
E. 湿热
6. [多选题]防治烧伤败血症抗生素应用原则
A. 烧伤后应及早用药,并反复做细菌培养以掌握创面细菌动态和药敏情况。2~3日内,一般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为预防性抗生素
B. 感染期开始后,应选用高效广谱抗生素
C. 一旦临床上出现败血症早期表现,应及时选择针对阴性杆菌并兼顾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不必等待血培养结果
D. 如有了细菌培养结果,应调整针对性联合用药
E. 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感染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不能等体温完全正常,导致二重感染(真菌感染)
7. [多选题]下列哪几种情况是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分期 ( )
A. 急期
B. 休克期
C. 水肿期
D. 感染期
E. 修复期
8. [单选题]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胃气滞外,还常用治( )
A. 肝气郁滞之胁痛
B. 水湿停滞之水肿
C. 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 肾不纳气之气喘
E. 肝郁月经不调
9. [单选题]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称之为(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消长
D. 阴阳互损
E. 阴消阳长
10. [单选题]一成年男性,因倒开水时不慎摔倒,双上肢被烧伤,创面渗出明显,创基红白相间,有疼痛感觉;创周红肿,摸之温度较高。该患者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是( )。
A. 9%,Ⅰ度烧伤
B. 10%,深Ⅱ度烧伤
C. 10%,浅Ⅱ度烧伤
D. 18%,浅Ⅱ度烧伤
E. 18%,深Ⅱ度烧伤
11.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最主要是下列哪种并发症?( )
A. 创伤性休克
B. 毒血症
C. 脓毒症
D. 急性肾衰竭
E. 低血容量性休克
12. [单选题]170%的烧伤患者,体重60kg,处于伤后第6小时,尿量持续在30~50mL/h,于1小时内心率由110次/分升至140次/分。下列处理措施最为妥当的是( )。
A. 用利尿剂
B. 用强心剂
C. 应用碱性药物
D. 进行补液试验
E. 减慢输液速度
13. [单选题]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依据中,不包括
A.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可能出现大量脓球
B. 伴有胆囊结石
C. 右上腹隐痛不适伴消化不良
D. 超声波检查胆囊增大或缩小
E. 脂肪泻
14. [单选题]烧伤时渗出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伤后6~8小时达高峰
B. 伤后2~3小时渗出最多
C. 一般将伤后2天内称为渗出期
D. 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体液回吸收期可延迟到72小时以后
E. 烧伤渗出性质上属于血浆丢失
15. [单选题]男,10岁,学生,面颈部Ⅱ度烧伤,烧伤现场以及入院后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
A. 脉搏
B. 呼吸
C. 神志
D. 尿量
E. 饮食情况
16. [单选题]何种原因引起的烧伤创面逐渐加深
A. 强酸烧伤
B. 强碱烧伤
C. 磷烧伤
D. 电烧伤
E. 沸水烧伤
17. [单选题]处理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最好是采取
A. 暴露疗法
B. 培养肉芽,然后植皮
C. 创面换药
D. 以上都是
E. 尽早切(削)痂植皮
18. [多选题]一般认为烧伤后高代谢来源于
A. 烧伤创面
B. 吸入性损伤
C. 内脏并发症
D. 消化道
E. 肾功能不全
19. [单选题]烧伤补给液体种类哪种不合适
A. 电解质溶液以输入生理盐水溶液为主
B. 基础水分用5%或10%,葡萄糖溶液
C. 电解质溶液以输入平衡盐溶液为主
D. 面积大的深度烧伤可补给部分全血
E. 胶体液以血浆为首选
20. [单选题]腹部损伤的急救措施中,下列错误的是
A. 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
B. 闭合伤尽快明确有无腹内脏器损伤
C. 开放伤包扎腹壁伤口,注意伤道是否与腹腔相通
D. 肠管脱出及时送回腹腔
E. 明确有腹内脏器损伤及时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