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护士资格证人机对话考试试题(U1),更多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护理部让患者出院前填写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以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这种质量控制的手段属于
A. 要素质量控制
B. 基础质量控制
C. 环节质量控制
D. 终末质量控制
E. 结果质量控制
2. [单选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际关系的策略应除外
A. 管理沟通人性化
B. 不管面对任何情境,坚持己见
C. 实现年龄、学历各因素的互补
D. 形成互帮互助氛围
E. 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3. [单选题]患者男,16岁。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入院。听诊可闻及
A. 两肺满布湿啰音
B. 两肺满布哮鸣音
C. 一侧满布湿啰音
D. 一侧满布哮鸣音
E. 两肺底满布干湿啰音
4.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糖尿病8年,注射普通胰岛素后1小时方进餐,此时该老人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感,护士应首先考虑发生了
A. 血容量不足
B. 胰岛素过敏
C. 低血糖反应
D. 酮症酸中毒早期
E. 高渗性昏迷先兆
5.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因腹痛、腹泻,果酱样便入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阿米巴痢疾,遵医嘱行保留灌肠,应采取右侧卧位的目的为
A. 利于药物达到治疗部位
B. 减少患者的腹痛
C. 防止药液溢出
D. 使患者舒适安全
E. 使患者易于忍受
6. [单选题]患者男,72岁,下肢瘫痪,近期发现其骶尾部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和水疱,该临床表现是压疮的
A. 淤血红润期
B. 炎性红润期
C. 炎性浸润期
D. 淤血浸润期
E. 溃疡期
7. [单选题]女,53岁,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入院。护士在入院初步护理中,下列哪项不妥
A. 护士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B. 立即给患者氧气吸入
C. 安慰患者,减轻焦虑
D. 详细介绍环境及规章制度
E. 通知医生,给予诊治
8.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开放性气胸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A. 反常呼吸运动
B. 纵隔摆动
C. 进行性伤侧肺压缩
D. 呼吸死腔增加
E. 血氧分压下降
9. [单选题]产褥期生理变化中哪项不正确
A. 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B. 尿量减少
C. 常发生排尿不畅或尿潴留
D. 出汗较多
E. 白细胞可暂时增高
10. [单选题]患儿,女,3岁,入院后拒绝治疗且哭闹不止。护士不妥当的处理是
A. 多鼓励患儿
B. 允许患儿把喜爱的玩具留在身边
C. 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D. 取得家属的配合
E. 对患儿拒绝治疗的行为进行批评
11. [单选题]新生儿女,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轻度黄染,一般情况良好,血清胆红素170μmoI/L(10mg/dl)。该女婴可能是
A. 新生儿败血症
B. 新生儿溶血症
C. 先天性胆道闭锁
D. 新生儿肝炎
E. 生理性黄疸
12. [单选题]患儿,女,10岁,患1型糖尿病5年,用胰岛素治疗。体能测试后,患儿出现了心悸、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护士正确的判断是
A. 饮食不足
B. 劳累过度
C. 心源性晕厥
D. 低血糖反应
E. 胰岛素过量
13.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半年前足月顺产一男婴。停止哺乳后,因月经量过多,口服短效避孕药物。关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正确的宣教内容是( )
A. 长期用药体重会减轻
B. 若类早孕反应轻则不需处理
C. 漏服药引起阴道流血时需立即停药
D. 一般服药后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减少
E. 紧急避孕药属于短效避孕药,副作用很大
14. [单选题]护士在体温单上绘制肛温的符号为
A. ⊙(蓝色)
B. ○(蓝色)
C. ●(红色)
D. ╳(蓝色)
E. ●(蓝色)
15. [单选题]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可以选择下列哪种抗生素
A. 头孢菌素
B. 庆大霉素
C. 青霉素
D. 链霉素
E. 新霉素
16. [单选题]《护士条例》的根本宗旨是
A. 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B.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C. 规范护理行为
D. 保持护士队伍稳定
E. 保证护理专业性
17. [单选题]关于肺结核患者咯血时的护理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绝对卧床休息
B. 消除紧张情绪
C. 鼓励患者轻咳将血排出,不可屏气
D. 协助患者健侧卧位,轻拍患者后背刺激咳嗽
E. 发现窒息先兆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18. [单选题]患者女,65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
A. 鼓励病人大量进食
B. 尽量避免搬运
C. 增加探望,增加信心
D. 静脉输液速度宜快
E. 如有便秘立即灌肠
19. [单选题]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是( )
A. 黏液血便
B. 排便困难、便条变细
C. 里急后重
D. 排便习惯改变
E. 腹胀、腹痛
20. [单选题]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不包括哪项
A. 药物过敏
B. 脾功能亢进
C.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
D. 鱼、虾、乳类等异性蛋白食物过敏
E. 花粉、昆虫咬伤、寒冷、疫苗接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