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A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1-14   [手机版]    

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A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A4),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胃阴不足呕吐主症见

A. 饮食稍有不甚即发
B. 呕吐反复发作
C. 呕吐量不多
D. 口苦吞酸
E. 舌红少津


2.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的养生方法有( )

A. 夜卧早起
B. 无厌于日
C. 以使志生
D. 华英成秀
E. 使气得泄


3. [多选题]少阴病下利的汤证有

A. 四逆汤证
B. 桃花汤证
C. 白通汤证
D. 桂枝人参汤证


4. [单选题]《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5. [多选题]据《金匮要略》原文,哪些脉象与水肿有关( )

A. 寸口脉沉迟
B. 趺阳脉浮
C. 少阳脉弦
D. 少阴脉细
E. 少阴脉紧而沉


6. [多选题]湿温湿重于热的证型有( )

A. 邪遏卫气
B. 湿困中焦
C. 湿阻膜原
D. 泌别失职
E. 伤络便血


7. [单选题]秋燥,症见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治宜

A. 麻杏石甘汤
B. 清燥救肺汤
C. 千金苇茎汤
D. 黄连阿胶汤
E. 沙参麦冬汤


8. [单选题]“中焦如沤”是描绘

A. 胃的受纳功能
B. 脾的散精功能
C.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
D. 脾胃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E. 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9. [单选题]患者心下痞,按之濡软,复见恶寒汗出。可用下列哪方治疗

A. 附子泻心汤
B. 五苓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大黄黄连泻心汤
E. 生姜泻心汤


10. [单选题]越婢加半夏汤证的病机为

A. 寒饮郁肺、肺气失宣
B. 痰气相结、气道不利
C. 内外合邪、饮热迫肺
D. 寒饮夹热、上迫肺气
E. 虚火迫肺


11. [多选题]猪苓汤的功用有( )

A. 清热
B. 利水
C. 养阴
D. 通阳
E. 解表


12. [多选题]“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的脏器是指

A. 胃
B. 胆
C. 大小肠
D. 三焦
E. 膀胱


13.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劳则张”是指

A. 烦劳则阳气亢越
B. 烦劳则皮肤松弛
C. 烦劳则阳气外泄
D. 烦劳则四肢懈堕
E. 烦劳则精神紧张


14. [多选题]暑温暑入心营临床可见( )

A. 斑疹密布
B. 时有谵语
C. 身热肢厥
D. 灼热烦躁
E.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15. [多选题]伤寒四五日,三阳并病,若见如下症候者,可用小柴胡汤,治从少阳和解之法( )

A. 身热恶风
B. 胁下满
C. 手足温而渴
D. 谵语
E. 颈项强


16. [单选题]《痿论》中提出“藏之长”是指

A. 脾
B. 肺
C. 心
D. 肾
E. 以上都不是


17. [单选题]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

A. 气分
B. 卫气
C. 气营
D. 营分
E. 血分


18. [单选题]某女,20岁,新嫁。其夫外出经商二年未归,自此不欲饮食,胃脘胀闷,困卧如痴,多面向里坐卧,脉缓涩。其病机当为

A. 悲则气消
B. 思则气结
C. 恐则气下
D. 喜则气缓
E. 劳则气耗


19. [多选题]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

A. 邪热深入营分
B. 热壅肺经气分,宣降失常
C. 肺经燥火伤络
D. 热邪波及营络
E. 肺经气分热炽


20. [单选题]身热,神志昏愦,倦卧,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首选方是

A. 菖蒲郁金汤合生脉散
B. 苏合香丸合生脉散
C. 青蒿鳖甲汤合生脉散
D. 大定风珠
E. 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yrqdn.html
  •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职称正高2025历年真题试卷(A4) 脉沉细。据此判断,其病机当为《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的症状是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身体重,无器不有",脉细缓。临床诊断为《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为“满而不能实”是指患者心下痞,虚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