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的调配,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方7次有效,由患者保存处方
B. 对处方做出明显标记,以利患者再次使用
C. 处方2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1年备查
D. 处方1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2年备查
E. 可不凭处方零售,但应向患者说明注意点
2. [单选题]基因检测技术研究目前处于
A. 用于抗肿瘤、抗凝药物个体化用药的临床指导
B. 基础研究阶段
C. 即将应用于临床阶段
D. 理论探索阶段
E. 科学论证阶段
3. [单选题]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
A. 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范围程序
B. 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工作方案
C. 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
D. 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E.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最高零售指导价
4. [多选题]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特点是
A. 能降低发热的体温,而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B. 能降低发热患者及正常人的体温
C. 对内热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D. 对直接注射前列腺素引起的发热无作用
E. 由于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作用
5. [单选题]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
A.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
B. 肾阴不足,虚火旺盛
C.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
D.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E.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6.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采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药店可以从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药品
B. 医疗机构可以从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药品
C.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另一家具有药品生产资质的企业购进原料药
D. 药品批发企业可以从农村集贸市场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地产中药材
E. 药品批发企业可以从农村集贸市场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7.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列对违法行为的处罚错误的是
A.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为假药,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B.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为劣药,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C. 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盼制剂在市场上销售的,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 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配制制剂的,没收违法生产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E. 医疗机构从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
8. [单选题]关于药学服务的基本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药物本身的服务
B. 提供药物信息和知识
C. 不是仅限于行为上的“服务”
D. “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
E. 以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形式为公众服务
9.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是
A. 可乐定
B. 氯沙坦
C. 尼非地平
D. 依那普利
E. 氢氯噻嗪
10. [单选题]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宜加强介绍
A. 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同类药品的品种特点与差异
B. 同类药品的品种特点与差异、药品的用法用量
C. 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
D. 简单的药品用途和用法
E. 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价格
11. [单选题]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关于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和调剂的错法,错误的是
A.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
B.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三日极量
C.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
D. 药店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师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
E.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12. [多选题]关于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A. 不良反应小
B. 不良反应类型少
C. 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容易纠正
D. 不良反应可预测
E. 不良反应可预防
13. [单选题]单糖浆的含糖量(g/ml)应为
A. 85%
B. 65%
C. 60%
D. 64.7%
E. 75%
14. [单选题]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不包括
A.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B. 加速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吸收
C. 对昏迷状态的患者催吐
D. 使用特殊解毒剂
E. 支持对症治疗
15. [单选题]解救药物中毒时,洗胃液最多不超过( )。
A. 200mL
B. 500mL
C. 1500mL
D. 1000mL
E. 750mL
16. [多选题]下列哪些与吗啡的性质相符
A. 吗啡及其盐的水溶液不稳定,放置过程中,受光催化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变色
B. 吗啡与可待因的鉴别:吗啡被铁氰化钾氧化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铁(普鲁士蓝)显蓝绿色,可待因无此反应,可供鉴别
C. 吗啡的稳定性受pH和温度影响,中性pH7时最稳定
D. 吗啡与生物碱显色剂甲醛_硫酸试液反应即显紫堇色
E. 吗啡在碱性条件下被碘氧化后,有水和醚存在时,水层呈绿色,醚层呈红色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氯霉素的理化性质
A. 性质稳定,耐热
B. 能被锌和盐酸还原为氨基化合物
C. 能被锌和氯化钙还原为羟胺化合物
D. 与茚三酮试液产生紫红色反应
E. 具有旋光性
18.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A. 酪氨酸羟化酶
B. 多巴脱羧酶
C. 多巴胺β羟化酶
D. 单胺氧化酶
E. 乙酰辅酶A
19. [多选题]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的药物有
A. 肾上腺素
B. 对乙酰氨基酚
C. 丙磺舒
D. 阿司匹林
E. 布洛芬
20. [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 警告
B. 罚款
C. 拘役
D. 吊销许可证
E. 行政拘留
1.正确答案 :D
解析:用毒性药品处方的调配时,处方1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2年备查
2.正确答案 :A
解析: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故选择A。
3.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职能。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第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4.正确答案 :ACD
解析: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巨噬细胞、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抗体生成增加等)。解热镇痛药物的解热作用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与氯丙嗪不同)。作用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管理法。
第三十四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除外。
7.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中的无证生产、销售药品的处罚,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处罚如下: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的处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的处罚如下:(1)无证生产、销售药品的处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法律责任:①依法予以取缔;②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③没收违法所得;④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①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②没收违法所得,③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④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⑤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生产、销售劣药的法律责任:①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②没收违法所得;③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的处罚。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从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进药品的,法律责任包括:①责令改正;②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③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⑤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5)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的处罚。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销售的,法律责任包括:①责令改正;②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③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医疗机构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机构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不涉及医疗机构自身制剂的生产,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不是《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机构无证生产、销售制剂,本身没有<医疗机构制裁许可证》,不存在吊销问题;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的危害性不及上述4种情况,故法律没有规定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8.正确答案 :D
解析:药学服务的基本要素是以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形式为公众服务
9.正确答案 :D
解析:可乐定属于中枢性降压药,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尼非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氢氯噻嗪属于利尿药。
10.正确答案 :A
解析:社会药房药学信息服务加强介绍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注意事项、同类药品的品种特点与差异,促进合理用药
11.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医疗用毒性药品供应和调配。《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九条: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国营药店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生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处方-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12.正确答案 :ABCDE
13.正确答案 :A
14.正确答案 :C
15.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洗胃的注意事项”。洗胃的注意事项有:①中毒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超过4~6小时毒物大多吸收,但是如果服毒量很大或者毒物过多,或所服毒物存在胃-血-胃循环,尽管超过6小时,仍有洗胃的指征;②深度昏迷,洗胃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③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之前禁止洗胃,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惊厥或呼吸停止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对症治疗;④每次灌入洗胃液为300~400mL,最多不超过500mL,过多则易将毒物驱入肠中;⑤强腐蚀剂中毒患者禁止洗胃,因可能引起食道及胃穿孔;⑥洗胃时要注意减少注入液体压力,防止胃穿孔;⑦挥发性烃类化合物(如汽油)口服中毒患者不宜洗胃,因胃反流后可引起类脂质性肺炎;⑧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做毒物分析鉴定。根据第④点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6.正确答案 :ABD
解析:吗啡的性质:①吗啡结构中3位有酚羟基,呈弱酸性。17位的叔氮原子呈碱性,因此具有酸、碱两性。②3位酚羟基的存在,使吗啡及其盐的水溶液不稳定,放置过程中,受光催化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变色,生成毒性大的双吗啡(dimor-phine)或称伪吗啡(pseudomorphine),氧化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反应。吗啡的稳定性受pH和温度影响,pH4最稳定,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③吗啡被铁氰化钾氧化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铁(普鲁士蓝)显蓝绿色,可待因无此反应,可供鉴别。④吗啡与生物碱显色剂甲醛一硫酸试液反应即显紫堇色;与钼硫酸试液反应显紫色,继变为蓝色,最后变为棕绿色。⑤吗啡与盐酸或磷酸加热反应,经分子重排生成的阿扑吗啡(apomorphine),具有邻二酚结构,更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被碘氧化后,有水和醚存在时,水层呈绿色,醚层呈红色,《中国药典》(2010版)用此反应对盐酸吗啡中的杂质阿扑吗啡作限量检查。
17.正确答案 :D
解析:氯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乙酰胺3个部分,分子中还含有氯。其抗菌活性主要与二氯乙酰胺有关。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具旋光性;其理化性质如下:性质稳定,耐热,在干燥环境下保持抗菌活性5年以上,其硝基能被锌和盐酸还原为氨基化合物,能被锌和氯化钙还原为羟胺化合物因为分子内没有伯氨基,不与茚三酮试液产生紫红色反应。
18.正确答案 :A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是酪氨酸羟化酶。故选择A。
19.正确答案 :ABCD
20.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
第四章第三节(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1.人身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如行政拘留。《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药品管理法》中没有涉及到人身罚的内容。对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药品监管部门没有人身自由行政处罚权。
2.资格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暂定或剥夺作出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通道施。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资格罚主要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等。《药品管理法》规定的行政处罚中的资格罚包括: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撤销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撤销GMP(或CSP)认证证书、撤销其检验资格、责令停产、停业等。另外,《药品管理法》还对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从业资格限制,"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此外还规定对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除吊销上述《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文件外,"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
3.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财产罚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处罚,其形式主要有罚款动没收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两种。
罚款,是行政主体依法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额货币的一种处罚方式,《药品管理法》中运用相当广泛。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违禁物品、违法行为工具等强制收归国有的一种处罚形式。以强制手段剥夺违法行为人的财产权,以此达到惩罚目的。药品行政处罚中的没收内容包括没收非法财物(药品、假药、劣药)、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与
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财物等。
4.声誉罚,是指对违法者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中最轻均一种,其具体形式上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两种。《行政处罚法》中设置的声誉罚只有警告,是指行政主体对实施了违法行为但情节较为轻微并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相对人的谴责和警告。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中等都有"给予警告"的规定。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yxp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