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 去芍药倍甘草
B. 去芍药加饴糖
C. 倍芍药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E. 倍甘草与芍药
[单选题]以下腧穴中主治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瘰疬的是
A. 阴郄
B. 少海
C. 灵道
D. 通里
E. 少府
正确答案 :B
解析:少海 合穴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心痛、癔症等心病、神志病;②肘臂挛痛,臂麻手颤;③头项痛,腋胁部痛;④瘰疬。 操作 直刺0.5~1寸。
[单选题]治疗寒湿痹证,骨节疼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 高良姜
B. 细辛
C. 吴茱萸
D. 干姜
E. 附子
正确答案 :E
解析:附 子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真武汤证的或然症( )
A. 小便利
B. 呕
C. 小便不利
D. 下利
E. 咳
正确答案 :C
解析: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释义】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本证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良姜
B. 佩兰
C. 香附
D. 藿香
E. 砂仁
正确答案 :C
解析: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痰郁闭心窍所致。治当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芳香开窍醒神,行气解郁化浊,散寒止痛。心主血,以熏陆香活血化瘀,芳香解毒。气主动,以白术健脾益气。辛散耗气,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兼防芳香辛散太过。水牛角清心解毒,兼防辛温燥化。朱砂重镇安神,并制约温燥芳香太过。诸药配伍,以奏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之效
[单选题]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A.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B. 《针灸甲乙经》
C. 《外台秘要》
D. 《针灸逢源》
E. 《针灸问对》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实证,应以下列哪组腧穴为主
A. 百会、听会、风池、中渚
B. 太冲、耳门、听宫、听会
C. 合谷、外关、翳风、中渚
D.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E. 太溪、照海、听会、听宫
正确答案 :D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听官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 配穴 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操作 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耳门 听官 太溪 照海 配穴 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肾俞、肝俞。 操作 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心、肝、肾、内耳、皮质下。暴聋者,毫针强刺激;一般耳鸣、耳聋中等刺激量,亦可埋针。 (2)穴位注射法 选听宫、翳风、完骨、瘈脉。用654-2注射液,每次两侧各选一穴,每穴注射5mg;或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2~0.5ml。 (3)头针法 选取两侧颞后线,毫针刺,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单选题]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A. 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B. 是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
C.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D. 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E. 是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是药物的作用概括出来的,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单选题]既可活血祛瘀,又可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柏子仁
B. 桃仁
C. 紫苏子
D. 杏仁
E. 红花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以下关于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断续波
B. 针灸治疗颤证以补益脾肾、化痰息风为法
C. 头针可选用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后斜线
D. 颤证选穴可以百会、风池、合谷、太冲、本神、三阴交为主
E. 颤证的主穴包括四神聪、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丰隆
正确答案 :A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化痰熄风。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1)四神聪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丰隆 (2)百会 本神 风池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公孙;痰热动风加中脘、阴陵泉;颤抖甚加后溪、三间、大椎;僵直甚加大包、期门(均灸)、大椎(刺血);汗多加肺俞、脾俞、气海;口干舌麻加廉泉、承浆。 操作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疏波,通电20~30分钟。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根据病情施用补泻。僵直甚加灸大包、期门,每穴灸10分钟。或用三棱针刺大椎出血,再加拔火罐,使之出血,1周或2周刺血1次。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将2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加用电针,留针40分钟。 (2)耳针法 皮质下、脑点、神门、枕、颈、肘、腕、指、膝、肝、脾、肾、心。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