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医学副高优质在线题库(Q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24   [手机版]    

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医学副高优质在线题库(Q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医学副高优质在线题库(Q6),更多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近视主要的两种情况是

A. 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B. 远视和散光
C. 散光和弱视
D. 弱视和屈光不正
E. 屈光不正和散光


2. [单选题]下列哪种测定疲劳的方法属于教育心理学方法

A. 剂量作业试验
B. 短时记忆量测定
C. 视觉反应时测定
D. 明视持久度测定
E.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3. [单选题]学生的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应为

A. 3:3:4
B. 3:4:3
C. 2:4:4
D. 3:5:2
E. 4:3:3


4. [单选题]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均显示: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中小学教室温度最好是

A. 16-18℃
B. 18-20℃
C. 16-22℃
D. 18-22℃
E. 20-22℃


5. [单选题]3个月内的足月儿很少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

A. 生长发育相对较慢
B. 红细胞破坏较少
C. 有充足的母乳喂养
D. 胎儿后期从母体内获得足够的储存铁
E. 铁排泄量少


6. [单选题]肝在五行属木,与其相表里的是( )

A. 胃
B. 膀胱
C. 小肠
D. 胆
E. 爪


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 )

A. 风
B. 寒
C. 湿
D. 热
E. 燥


8. [单选题]男女的生长曲线第二次交叉发生在

A. 8~10岁
B. 10~12岁
C. 11~13岁
D. 13~15岁
E. 15~17岁


9. [单选题]弱视分类包括

A. 斜视性
B. 形觉剥夺性
C. 屈光不正性
D. 屈光参差性
E. 以上都是


10. [单选题]一生中身高发育最快的阶段是

A. 胎儿4-6月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童年期
E. 青春期


11. [单选题]儿少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

A. 青春期
B. 学前期
C. 学龄期
D. 婴儿期
E. 幼儿期


12.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肾阳虚衰
B. 脾胃虚弱
C. 肝脾不和
D. 脾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13. [多选题]属于祛湿剂的是( )

A. 平胃散
B. 茵陈蒿汤
C. 八正散
D. 桑菊饮
E. 大柴胡汤


14. [单选题]"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会聚之所


15.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16. [单选题]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胁痛的常见病因的是( )

A. 饮食不节
B. 瘀血停着
C. 肝气郁结
D. 肝胆湿热
E. 肝阴不足


17. [单选题]瘦体重不包括

A. 神经血管
B. 内脏器官
C. 皮肤和皮下组织
D. 骨骼系统
E. 肌肉


18. [多选题]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

A. 黑苔
B. 舌体胖嫩
C. 舌淡紫
D. 苔白腻
E. 舌边有齿痕


19. [单选题]最常见的引起龋齿的病菌是

A. 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 变形链球菌
C. 乳酸杆菌
D. G+菌
E. 溶血性链球菌


20. [单选题]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 沉香
B. 木香
C. 干姜
D. 吴茱萸
E. 陈皮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d1e3eg.html
  • 下一篇: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医学副高职称2024易错考试试题(Q6) 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久病舌红少苔,不是心悸病因病机的是( )10~18岁学生的生长发育测量,心悸眼花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虚烦不眠 心脾两虚,易伤阳气# 寒性收引,耳鸣,头痛且胀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