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2024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X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临床上长期使用哪些药物需进行TDM
A. 地高辛
B. 苯妥英钠
C. 氨茶碱
D. 青霉素
E. 环孢素
2. [多选题]不受进食影响的检查项目有
A. 血糖
B. 糖化终末产物
C. 糖化血清蛋白
D. 糖化血红蛋白
E. C肽
3. [多选题]PCR引物设计的原则包括
A. 引物长度以18~25个核苷酸为宜
B. 5&039;端的第一、二个碱基影响Taq DNA聚合酶的延伸效率,与模板应严格配对
C. 3&039;端可加修饰成分,如酶切位点、生物素标记等,便于产物分析和克隆等
D. 通常位于基因组DNA的高度保守区,最好跨越两个外显子
E. GC含量以45%~55%为宜
4. [多选题]实验室接收到不合格标本时,应该
A. 电话通知临床护理站予以清退,说明不合格原因
B. 对不合格标本做好醒目标识,放置在指定地点
C. 做好书面清退记录
D. 不予接收,直接退还给送检人
E. 以电话或计算机信息提醒等方式通知门诊患者
5. [多选题]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共同结构为
A. 接收器
B. 微处理机
C. 换能器
D. 生物敏感膜
E. 微电子机械系统
6.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脂肪酶可显著升高,24小时至峰值,48~72小时可恢复正常
B.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2~5天下降至正常
C. 尿淀粉酶可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可持续1周左右
D. 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损伤程度一定呈平行关系
E. 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
7. [多选题]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在对该药物耐受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
B. 可通过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
C. 可通过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物质
D. 可通过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E. 此变异为S—R变异
8.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毒是RNA病毒 ( )
A. 腺病毒
B. HEV
C. HAV
D. HIV
E. 冠状病毒
9. [多选题]DNA样品可通过下列哪些方法进行纯化 ( )
A. 透析
B. 层析
C. 电泳
D. 选择性沉淀
E. PCR
10. [多选题]高钾血症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A. 大量输入库存血
B. 肾衰竭引起少尿或无尿
C. 大量组织破坏细胞内钾外移
D. 代谢性酸中毒
E. 代谢性碱中毒
11. [多选题]不属红细胞内在原因溶血的是
A. 新生儿溶血病
B. 地中海贫血
C. 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
D. 蚕豆病
E.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2. [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DNA序列都可以翻译为相应的蛋白质
B. 蛋白质是生物功能最终的执行者
C. mRNA的表达水平等同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D. 一个基因只能翻译成一种蛋白质
E. 一个基因只能转录成一种mRNA
13. [多选题]等电聚焦电泳法在电极之间形成的pH梯度是
A. 稳定的
B. 间断的
C. 连续的
D. 瞬间的
E. 线性的
14. [多选题]进行实验设计时,为了消除干扰因素以及便于比较应注意的原则是
A. 设立对照组
B. 确定足够的实验对象
C. 随机分组
D. 规定统一的评价指标
E. 对实验对象进行严格挑选
15. [多选题]质谱仪主要用来测定
A. 元素的原子量
B. 同位素的原子量
C. 无机化合物
D. 有机化合物
E. 化合物的电荷数
16. [多选题]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时,用矫正公式的是
A. 总观察例数小于40
B. 总观察例数大于40
C.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1
D.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5但是大于1
E. 总观察例数大于100
17. [多选题]在细胞或组织结构保持不变,并不改变核酸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杂交的技术有哪些
A. 斑点杂交
B. 菌落原位杂交
C. 液相分子杂交
D. 组织原位杂交
E. FISH
18. [多选题]实验室对新批号的试剂和关键耗材进行验收的内容包括
A. 包装完整性
B. 试剂盒耗材有效期
C. 试剂的核酸提取效率和核酸扩增效率
D. 试剂的批间差异
E. 关键耗材的抑制物
19. [多选题]有关尿白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前普遍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B. 目前普遍采用染料结合法测定
C. 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检测指标,比尿蛋白定性测定敏感
D. 尿24小时白蛋白测定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推荐指标
E. 随机尿白蛋白的测定是现行的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实用方法
20. [多选题]化学降解法测序技术中需要的物质有
A. 末端核酸标记单链DNA
B. 测序引物
C. DNA聚合酶
D. 六氢吡啶等化学试剂
E.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