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核医学专业技术资格中级2024历年考试真题汇总(X6),更多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不能用于
A. 了解脏器位置
B. 了解脏器形态
C. 了解脏器功能
D. 了解脏器及其附近器官精确解剖结构
E. 了解脏器大小
2. [单选题]为解决静态图像采集过程中的计数溢出问题,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增大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
B. 增大采集矩阵
C. 减小采集矩阵
D. 改列表模式为帧模式采集
E. 改字模式为字节模式采集
3. [单选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病)、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躁郁性精神病、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病)有关
A. 多巴胺受体
B. 乙酰胆碱受体
C. 5-羟色胺(5-HT)受体
D. 肾上腺素受体
E. γ-氨基丁酸
4.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发现左肾结石3个月,无明显不适。近日突发左侧腰部疼痛,行肾动态显像,示左肾显像剂滞留。若要鉴别单纯的肾盂扩张与机械性梗阻,可选择的方法是
A. 硝酸甘油介入试验
B. Captopril试验
C. 乙酰唑胺试验
D. 利尿试验
E. 多巴酚丁胺试验
5. [单选题]男性肾移植供体,24岁,既往体健。肾移植前欲了解其分肾功能,理想的检查方法是
A. 肾静态显像
B. 肾动态显像
C. 肾脏超声
D. 肾盂静脉造影
E. 肾功能检查
6. [单选题]骨髓显像对下列哪种血液病的辅助诊断、病情演变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等方面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白血病
C. 过敏性紫癜
D. 血友病
E. 以上均不是
7. [单选题]当α粒子穿过细胞核时释放的能量足以在多处打断DNA,其释放的能量为
A. 0. SMeV
B. 1.0MeV
C. 1.5MeV
D. 2.0MeV
E. 2.5MeV
8. [单选题]为降低静态图像的统计噪声,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减少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
B. 增大采集矩阵
C. 减小采集矩阵
D. 改字节模式为字模式采集
E. 改字模式为字节模式采集
9. [单选题]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A. Blumgart
B. Hevesy
C. 居里夫人
D. 居里
E. 费米
10. [单选题]产生全能峰的主要效应是
A. 电离作用
B. 荧光现象
C. 感光效应
D. 光电效应
E. 康普顿效应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SPECT门控采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门控采集多用于脏器功能评价和腔内异常结构的诊断
B. 门控采集是连续采集多帧图像,要求图像不能有位移,必要时可以用正弦图方式来判定
C. 示踪剂的标记率要高,大于90%,从血液循环中清除要慢,标记性能稳定
D. 门控采集强调功能判断与时间分辨,矩阵选取64×64
E. 每周期或R-R间期采集帧数16~32,偶数为宜,采集总心动周期数:30~50
1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3. [单选题]放射性防护监测的对象不包括
A. 防护用具的污染情况
B. 工作场所的污染情况
C. 放射防护屏蔽效果
D. 医生的活动
E. 核素治疗患者的活动
14. [单选题]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的著名科学家是
A. Cassen
B. RobertNewell
C. Anger
D. DavidKuhl
E. Berson和Yalow
15. [单选题]如果要区分不同的核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 γ射线的能量相差小于全能峰的FWHM
B. γ射线的能量相差等于全能峰的FWHM
C. γ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全能峰的FWHM
D. γ射线的能量相差小于反散射峰的 FWHM
E. γ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反散射峰的 FWHM
16. [单选题]下列哪些场所需要进行常规放射性监测
A. 实验室
B. 病房
C. 洗涤室
D. 给药间
E. 以上均需要
17. [单选题]γ射线和X射线既是电磁波,又是
A. 电子
B. 光电子
C. 光子
D. 康普顿电子
E. 自由电子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系统
A. 肝脏内的库普弗细胞
B. 脾脏内的巨噬细胞
C. 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
D. 神经系统内的星形胶质细胞
E. 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
19. [单选题]α粒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相比,倍数是
A. 100
B. 300
C. 3000
D. 3700
E. 7300
20. [单选题]关于首次通过法显像,下列哪一种情况应当延长采集时间
A. 冠心病
B. ASD
C. VSD
D. 充血性心衰
E. 肥厚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