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资格考试宝典广东药学医学(初级)考试模拟冲刺试卷(V2),更多广东药学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卡托普利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
A. 增加NO,使小动脉扩张
B.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C.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D. 作用于中枢后,使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E. 使外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耗竭
2. [单选题]乙琥胺最适用于哪种疾病的治疗
A. 癫痫大发作
B. 癫痫持续状态
C. 癫痫小发作
D. 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
E. 小发作合并大发作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为新药Ⅳ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之一
A. 健康志愿者为受试对象,研究新药的人体耐受性和药动学
B. 以患者为受试对象进行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C. 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考察安全性和疗效
D. 药品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包括不良反应监察、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等
E. 研究药物在正常人和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4. [单选题]下列专业出版物,归属三级文献中药品集类的是
A. 中国药典
B. 中国药学年鉴
C.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D. 雷明顿:药学技术与实践
E.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5. [单选题]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适应证是
A. 高度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力衰竭
B. 由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C.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D. 严重贫血诱发的心力衰竭
E. 甲状腺功能亢进诱发的心力衰竭
6. [单选题]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 药物剂型
B. 局部器官血流量
C. 组织亲和力
D. 体液pH值和药物理化性质
E. 血浆蛋白结合率
7. [单选题]新生儿的药物吸收速率取决于
A. 药物剂量和药物性质
B. 给药方式和药物性质
C. 药物剂型和药物性质
D. 药物剂型和药物剂量
E. 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
8. [单选题]对使用电源驱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主要考虑
A. 防电击危险
B. 电气安全
C. 防机械危险
D. 细菌感染
E. 生物相容性
9. [单选题]阿司匹林抑制下列哪种酶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
A. 脂蛋白酶
B. 脂肪氧合酶
C. 磷脂酶
D. 环氧酶
E. 单胺氧化酶
10. [单选题]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的是
A.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
E.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
11. [单选题]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是
A. 阿托品
B. 东莨菪碱
C. 山莨菪碱
D. 哌仑西平
E. 后马托品
12. [单选题]药品广告须经
A. 省级药监部门批准,发给证书
B. 审批,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C. 企业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D. 国家药监部门批准,可在全国任何地方做广告
E. 所在地的县级药监部门批准,发给证明
13. [单选题]《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E. 7年
14. [单选题]关于药品通用名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上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B. 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C. 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左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D. 字体颜色应当使用黑色或者白色,与相应的浅色或者深色背景形成强烈反差
E. 除因包装尺寸的限制而无法同行书写的,不得分行书写
15. [单选题]长期用利尿剂降压时,不良反应不包括
A. 电解质紊乱
B. 增加血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C. 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 增加尿酸和血浆肾素活性
E. 降低糖耐量
16. [单选题]药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应放在首位的是
A. 最优专业知识和技术
B. 药学职业荣誉
C. 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D. 病人的秘密
E. 公平合理的报酬
17. [单选题]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
A. 必须凭医师处方
B. 必须凭临床药师处方
C. 必须凭临床医师诊断结果
D. 必须凭医师与药师联合处方
E. 必须凭临床药师和药师联合处方
18. [单选题]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不需要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的药品是
A. 中药材
B. 中药饮片
C.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D. 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
E. 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19. [单选题]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约定不得
A. 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B. 有欺诈嫌疑
C. 不利于一方的条款
D. 与交易无关
E. 贿赂行为
20. [单选题]关于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使血小板增多
B. 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
C. 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 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
E. 抑制中性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