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宝典临床执业医师卫生资格人机对话考试试题(V4),更多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桡骨头半脱位的好发年龄是
A. 8~10岁小儿
B. 6~8岁小儿
C. 10岁以上儿童
D. 5岁以下幼儿
E. 成年人
2. [单选题]女,30岁。低热腹胀、腹痛1个月,查体:腹部弥漫压痛,揉面感,移动性浊音阳性,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结核菌素试验
B. 血清结核抗体
C. 血沉
D. 腹腔穿刺抽液检查
E. 血常规
3. [单选题]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A. 沙丁胺醇
B. 布地奈得
C. 色甘酸钠
D. 曲尼司特
E. 利多卡因
4. [单选题]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 心身统一的观点
B. 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C. 认知评价的观点
D. 情绪影响的观点
E. 道德约束的观点
5. [单选题]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右心衰竭时最可能缓解的临床表现是
A. 肝大
B. 颈静脉怒张
C. 肝脏压痛
D. 双下肢水肿
E. 呼吸困难
6. [单选题]能清楚显示肾积水程度和肾实质萎缩情况的检查方法是
A. 逆行肾盂造影
B. MRI
C. CT
D. B超检查
E. 放射性核素肾图
7. [单选题]男,80岁,高血压病史30年,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70mmHg,患者脉压异常的最可能原因
A. 动脉瓣关闭不全
B. 大动脉管壁硬化
C. 心功能不全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肾功能不全
8. [单选题]女,50岁。恶心、恶心伴乏力、少尿6小时,呕吐量大,无口渴。2年前有腹部手术史。此时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是
A. 高渗性缺水
B. 稀释性低钠血症
C. 低渗性缺水
D. 等渗性缺水
E. 高钾血症
9. [单选题]能使心排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 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
B. 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
C. 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E. 心交感中枢紧张性降低
10. [单选题]男性,72岁,因持续胸痛6小时入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啰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
A. NYHA分级Ⅰ级
B. NYHA分级Ⅳ级
C. NYHA分级Ⅱ级
D. Killip分级为Ⅱ级
E. Killip分级为Ⅲ级
11. [单选题]关于强心苷,哪项错误
A. 有正性肌力作用
B. 有正性心肌传导功能
C. 有负性频率作用
D. 安全范围小
E. 用于治疗心衰,也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12. [单选题]女,35岁。上腹胀伴恶心、呕吐20天。进食后上腹胀明显,恶心,有时呕吐所进食物,无发热。5个月前曾撞伤上腹部。查体:无贫血,无黄染,上腹部隆起,可触及.18cm×14cm囊性包块,不活动,无压痛。钡餐透视见胃大弯受压上抬,横结肠下移。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胰腺囊肿
B. 腹膜后血肿
C. 胰腺假性囊肿
D. 肠系膜囊肿
E. 胰腺囊腺瘤
13. [单选题]环境污染物危险度评价中的暴露评价可以估计出
A. 某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B. 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的程度
C. 某化学物是否对机体产生危害
D. 危险物特征
E. 人群对某化学物暴露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14.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病人,10小时前脐周痛,现腹痛加剧,转移至右下腹,病变尚未波及腹膜壁层。其腹痛发生的机制是
A. 牵涉痛
B. 反射性腹痛
C. 躯体性腹痛
D. 中枢性腹痛
E. 内脏性腹痛
15. [单选题]肝功能不良时,合成受影响较小的蛋白质是
A. 清蛋白
B. 凝血酶原和白蛋白
C. 凝血因子Ⅱ、Ⅷ等
D. 免疫球蛋白
E. 白蛋白
16. [单选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A.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 生物医学模式
C. 高新技术医学模式
D. 整体医学模式
E. 分子医学模式
17. [单选题]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损害的是
A. 变态反应
B. 致癌作用
C. 儿童佝偻病的发生增加
D. 急性中毒
E. 机体免疫力下降
18. [单选题]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A. 磺胺类药物
B. 链霉素
C. 青霉素
D. 庆大霉素
E. 四环素
19.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A. 澳大利亚
B. 挪威
C. 比利时
D. 新西兰
E. 荷兰
20. [单选题]男,78岁。反复咳嗽、咳痰35年,近5年来长期夜间家庭氧疗。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喘息,夜间入睡困难。昨夜自服"舒乐安定(艾司唑仑)"2片,并将吸氧流量提高至4L/min,自觉喘息症状有所改善。今晨家属发现其呼之不应。入院查体:轻度昏迷,球结膜水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双侧Babinski征(+)。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 电解质紊乱
B. 氨中毒
C. 肺性脑病(Ⅱ型呼吸衰竭氧浓度超过30%就可以引起肺性脑病。注意解题思路)
D. 镇静剂过量
E. 肺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