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副高高级职称题库实战练习(N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链霉素能杀死病原菌,但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这是因为:
A. 人体细胞表面无链霉素受体
B. 人体细胞能将进入胞内的链霉素不断排出胞外
C.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
D. 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链霉素进入细胞内
E. 人体细胞的核蛋白体的结构与细菌不同
2. [单选题]暗视野显微镜最高可分辨
A. O.Olμm
B. 0.02μm
C. 0.03μm
D. 0.04μm
E. 0.05μm
3. [多选题]重组DNA技术包括
A. 制备目的基因DNA片段
B. 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
C. 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D. 筛选和鉴定DNA重组体
E. 去除载体
4. [单选题]在沙保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的目的是
A. 促进真菌生长
B. 抑制细菌生长
C. 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D. 抑制螺旋体生长
E. 抑制放线菌生长
5. [单选题]新生隐球菌具有诊断价值的形态特点是
A. 有假菌丝
B. 形成厚膜孢子
C. 有异染颗粒
D. 菌体外有一层肥厚的荚膜
E. 在菌体次极端,有直径大于菌体的芽胞
6. [单选题]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
A. 有否污染条件致病菌的可能
B. 有否污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
C. 有否污染人畜共患病原菌的可能
D. 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E. 有否污染肠道非致病菌的可能
7.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B. 病死率几乎达100%
C. 病毒在肌纤维细胞中增殖,最后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D. 狂犬病病毒为DNA病毒
E. 机体感染后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中和抗体
8. [单选题]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常引起
A. 癣病
B. 皮下组织感染
C. 皮肤黏膜、内脏感染
D. 毒血症
E. 真菌中毒症
9. [多选题]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诺卡菌有
A. 星形诺卡菌
B. 豚鼠诺卡菌
C. 巴西诺卡菌
D. 内衣放线菌
E. 黏液放线菌
10. [单选题]消毒是指:
A. 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 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 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E.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11. [单选题]下列试验中鉴定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
A. 神奈川现象
B. 血凝试验
C. 50%溶血试验
D. 血浆凝固酶试验
E. 乳糖发酵试验
12. [单选题]对铜绿假单胞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菌体一端有鞭毛
B. 氧化酶试验阳性
C. 可产生脂溶性色素
D. 抵抗力强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E. 通过接触引起医源性传播
13. [单选题]疑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血液标本应接种的实验动物是
A. 乳鼠
B. 黑线姬鼠
C. 豚鼠
D. 家兔
E. 大白鼠
14. [单选题]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延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降低死亡率最好的措施是:
A. 立即肌注抗铜绿假单胞菌头胞菌素
B. 补充电解质,保持合适的酸碱平衡
C. 严格隔离
D. 接种表皮葡萄球菌,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在烧伤部位生长
E. 彻底清创,去除所有坏死组织
15. [单选题]关于铜绿假单胞菌,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产生水溶性色素
B. 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C. 革兰阴性杆菌
D. 营养要求不高
E. 多引起原发感染
16. [单选题]有关"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一个细菌细胞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B. 肽聚糖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
C. 质粒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D. 芽胞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E. 观察细菌个体形态时,应选用油浸镜头
17. [单选题]细菌同时获得多重耐药性的主要途径有:
A. 基因突变
B. R质粒的接合
C. 转座
D. 转化和R质粒的接合
E. 转座和R质粒的接合
18. [单选题]有关结核菌素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 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
C. 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D. 12-18小时观察结果
E.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注射BCG
19. [多选题]以下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副黏病毒科
B. 只有一个血清型
C. 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后,病毒潜伏于体内,到青春期可引发男性睾丸炎、女性卵巢炎
D. CPE主要表现细胞聚集,有时可产生细胞融合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E. 不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病毒
2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轮状病毒的特征:
A. 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 为RNA病毒
C. 有双层衣壳
D.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E. 可引起婴幼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