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卫生正高高级职称2024优质考试试题(I3),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表面菌膜生长,是由于 ( )
A. 专性需氧
B. 有菌毛粘附
C. 由于鞭毛的运动
D. 液面营养更丰富
E. 细胞壁含大量脂质
2. [多选题]属于人体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是 ( )
A. 双歧菌属
B. 丙酸杆菌
C. 消化球菌属
D. 梭杆菌属
E. 类杆菌属
3. [多选题]厌氧菌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其主要原因 ( )
A. 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能进行无氧发酵
B. 能消除过氧化氢的毒性作用
C.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
D. 能氧化营养物质而获得能量
E. 缺乏SOD
4. [多选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见的细菌鉴定方法有()
A. 血清学
B. 革兰染色
C. 菌落形态
D. 生长条件
E. 代谢反应
5. [多选题]可以进行髓外造血的器官包括
A. 肝
B. 心脏
C. 脾
D. 淋巴结
E. 肾
6. [多选题]下列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 )
A. 磷脂
B. 索状因子
C. 蜡质D
D. 内毒素
E. 外毒素
7. [多选题]罗-琴培养基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有 ( )
A. 营养作用
B. 鉴别作用
C. 选择作用
D. 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
E. 有利于长期培养
8. [多选题]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 )。
A. 损伤血小板
B. 促进吞噬
C. 抗吞噬
D. 促进细胞分裂
E. 引起超敏反应
9. [多选题]组织培养的用途有 ( )
A. 分离病毒
B. 检测中和抗体
C. 制备病毒疫苗
D. 用蚀斑试验进行病毒分离
E. 研究病毒发病机制
10. [多选题]干扰素的特性不包括 ( )
A. 具有种属特异性
B. 广谱抗病毒作用
C. 可直接杀伤靶细胞
D. 无副作用
E. 免疫调节作用
11. [多选题]关于纸片扩散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操作简单,试剂费用相对较低
B. 定性试验结果易理解,但未覆盖厌氧菌、棒状杆菌属等
C. 难以准确检测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肠球菌
D. 难以准确检测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E. 难以准确检测某些苯唑西林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
12. [多选题]机体针对下列哪些疾病产生抗毒素免疫
A. 白喉
B. 破伤风
C. 气性坏疽
D. 伤寒
E. 结核
13. [多选题]关于细菌培养的血液标本,正确的是
A. 在发热1~2 d内或发热高峰时采集为宜
B.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C. 严格无菌操作
D. 采血量一般为成人10~20 ml、儿童3~5 ml、婴幼儿1~2 ml
E. 不需要采2瓶
14. [多选题]卫氏并殖吸虫的主要致病作用有 ( )
A. 掠夺营养
B. 移行所致机械损伤
C. 异位损害
D. 代谢产物诱发免疫损伤
E. 成虫定居处的组织破坏
15. [多选题]同源暴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
A. 第一个病例发病的一个潜伏期
B. 最短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被2除
C. 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D. 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E. 最后一个病例发病前的一个潜伏期
16. [多选题]IgM具有的特点包括
A. 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最早出现
B. 半衰期长,组织穿透力弱
C. 分子结构呈环形,分子量为Ig中最大
D. B细胞上主要的表面膜Ig
E. 凝集抗原能力小于IgG
17. [多选题]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 ( )
A. 分布广泛
B. 体积微小
C. 种类繁多
D. 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18. [多选题]下列哪些传染病患者病后可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A. 甲型肝炎
B. 肠阿米巴病
C. 伤寒
D. 乙型肝炎
E. 细菌性痢疾
19. [多选题]关于条件致病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起的感染最常发生于医院内的各种重症患者
B. 绝大多数对健康个体并无致病
C. 致病性、传染性较强
D. 大都存在于人体内,环境较少
E. 要引起感染通常需要先在人体内繁殖增长到较大的量时才致病
20. [多选题]关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正确的是
A. BSL-1为最低级别,依据标准的实验室程序可以进行开放操作
B. BSL-2一般用于具有中等危险性、能引起人类不同程度感染的病原体,如沙门菌属、HBV等
C. BSL-1用于能引起人类致死性感染、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或者目前尚无疫苗等有效治疗方法的病原微生物
D. BSL-2用于具有明显危害的、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伯氏立克次体等
E. 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