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职业病中级资格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正确答案(N9),更多职业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女性,22岁。查体:叩诊心界为烧瓶样,心音遥远,诊断为心包积液。患者可有
A. 脉压增大
B. 腹胀,水肿
C. 心尖搏动明显减弱
D. 颈静脉怒张
E. 心前区闷,呼吸困难
2. [单选题]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A. RF
B. 抗SPR抗体
C. 抗ds-DNA抗体
D. 抗SSA(RO)抗体
E.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3. [单选题]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
A.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
B.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
C.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D. 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动保障待遇
E. 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
4. [单选题]患者女。查体见肝脏下移,该患者的诊断不可能是
A.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B. 右下肺炎
C. 内脏下垂
D. 肺气肿
E. 膈肌下降
5. [单选题]以下哪类疾病不引起血管内溶血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异常血红蛋白病
E. 蚕豆病
6. [单选题]间停呼吸(Biots)见于( )
A. 颅内压增高
B. 支气管哮喘
C. 胸部严重外伤
D. 抑郁症
E. 胸膜炎
7. [单选题]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A. 急性心肌梗死CK变化规律
B. 急性心肌梗死CK-MB变化规律
C. 急性心肌梗死LDH变化规律
D. 急性心肌梗死AST变化规律
E. 急性心肌梗死TnT变化规律
8. [单选题]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重要性是指
A. 促进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B. 提高社会防治疾病的地位
C. 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对人的健康的全面关怀
D. 加速了祖国医学的整理和提高
E. 促进医师知识结构的现代化
9. [单选题]急性胆囊炎
A. 发热伴关节痛
B. 发热伴肝脾大
C. 先发热后昏迷
D. 发热伴寒战、右上腹绞痛
E. 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
10. [单选题]有关系统性血管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巨细胞动脉炎主要累及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B.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累及肾小球和小血管的坏死性炎症
C. 川崎病主要发生于18岁以上的人群
D. 过敏性紫癜患者常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E.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理表现为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11. [单选题]预防房颤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应首选的药物是
A. 阿司匹林
B. 华法林
C. 胺碘酮
D. 低分子肝素
E. 洋地黄
12. [单选题]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
A. 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B.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C. 不包括法定职业病
D. 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E. 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
13. [单选题]呕血与咯血的鉴别,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 呕血多呈咖啡色,咯血呈鲜红色
B. 呕血前常有恶心,咯血前常有咳嗽
C. 呕血者,多伴柏油样便
D. 呕血者,呕吐物内往往混有食物残渣
E. 呕血呈碱性,咯血呈酸性
1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15. [单选题]光气中毒可出现
A. 中毒性肝炎
B.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 中毒性肺水肿
D. 迟发性神经病
E. 巨红细胞贫血
16. [单选题]正常人平卧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在
A. 不显露
B. 下2/3以内
C. 下1/2以内
D. 下1/3以内
E. 以上都不对
17. [单选题]变异性心绞痛( )
A. 冠状动脉痉挛
B. 冠状动脉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
C.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不完全血栓形成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75%
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
18.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A. 泌尿系肿瘤
B. 异物
C. 药物如环磷酰胺等
D. 尿路感染
E. 放射线照射
19. [单选题]下述何种疾病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A. 哮喘
B. 肺纤维化
C. 慢性支气管炎
D. 大气道狭窄
E. DPB(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20. [单选题]下列对间歇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升至39℃,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 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迅速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
D.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
E.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