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麻醉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试卷(D5),更多麻醉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全喉截除术的特点是 ( )
A. 手术后期更换气管套管时注意维持通气
B. 可能已有气道部分阻塞
C. 手术操作如压迫颈动脉窦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D. 断喉操作时要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
E. 手术范围广,部位深
2. [单选题]心脏病患者麻醉选择应当达到( )。
A. 镇痛完善
B. 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抑制
C. 保持循环稳定和各重要脏器血供
D. 不促使心律失常和心肌氧耗增加发生
E. 以上均正确
3. [多选题]ICU中主要生命支持技术包括
A. 呼吸、循环支持技术
B. 心肺脑复苏术
C. 感染控制技术
D. 血液净化技术
E. 营养支持技术
4. [单选题]哮喘患者麻醉前必须先了解的项目是( )。
A. 上次发作是否有诱因
B. 上次发作距本次麻醉的时间
C. 上次发作的严重程度
D. 上次发作是否容易控制
E. 以上都对
5. [单选题]高血压病人麻醉前评估的重点是 ( )
A. 血压的绝对值
B. 高血压程度
C. 器官受累情况
D. 年龄
E. 并存疾病
6.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羟丁酸钠静脉麻醉的并发症
A. 上呼吸道梗阻
B. 血钾升高
C. 分泌物增多
D. 锥体外系症状
E. 苏醒期躁动
7. [单选题]静脉全身麻醉的缺点是
A. 操作简单,可控性差
B. 室内空气无污染
C. 麻醉效应可以逆转
D. 对呼吸道无刺激
E. 给药方式多样化
8.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心脏瓣膜病变时心输出量下降的代偿机制 ( )
A. 扩张左室增加前负荷
B. 增加心肌收缩力
C. 心肌肥厚增加收缩单位
D. 增加心率
E. 扩张血管降低后负荷
9. [单选题]重度低渗性缺水已有休克,抢救时一般先输给 ( )
A. 5%葡萄糖水200~300ml
B. 0.4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C. 10%葡萄糖水200~300ml
D. 5%高渗盐水200~300ml
E. 0.9%氯化钠溶液200~300ml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放置漂浮导管的适应证 ( )
A. 连续心排量的监测
B. 左室功能不全
C. 充血性心衰
D. 肺动脉高压
E. 肾功能不全
11. [单选题]婴儿气管长度是 ( )
A. 1.0~2.5cm
B. 2.0~3.2cm
C. 3.0~4.0cm
D. 4.0~4.3cm
E. 4.9~5.0cm
12. [多选题]脊柱后面观的特点是
A. 棘上韧带纵贯脊柱全长
B. 隆椎棘突长而突出
C. 胸椎棘突间隙较宽
D. 胸椎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E. 腰椎椎体较大
13. [多选题]多巴胺对受体作用的特点是
A. 激动心脏β1-受体
B. 激动血管α-受体
C. 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
D. 对β2-受体影响十分微弱
E. 作用于H-受体
14. [单选题]一患者手术后表情淡漠,血清K浓度3.4mmol/L,血清钠离子浓度125mmol/L,红细胞比容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比较确切的诊断应为
A. 低钾血症
B. 低钠血症
C. 低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等渗性脱水
15. [单选题]全麻药通过与水结合形成微结晶水合物而引起麻醉,该机制属于( )。
A. 水相学说
B. 临界容积学说
C. 多部位膨胀学说
D. 蛋白质作用学说
E. Meyer-Ovenon脂质学说
16. [多选题]异丙肾上腺素
A. 静脉给药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B. 使骨骼肌血管舒张,舒张压下降,SVR下降
C. 使肺血管舒张,降低肺动脉压,PVR下降
D. 使胃肠、肾血管收缩
E. 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17. [单选题]关于硫唑嘌呤与肌松药合用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强非去极化和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B. 拮抗非去极化和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C. 拮抗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D. 拮抗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
E. 对去极化或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无影响
18. [单选题]对硬膜下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英文称subduralspace
B. 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为潜在的腔隙
C. 其内充填脂肪、椎内静脉丛等
D. 与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
E. 内有少量的液体
19. [单选题]外周性呼吸抑制的常见原因是
A. 肌松剂残留
B. 全脊麻
C. 低血钾
D. 通气不足
E. 阿片类制剂
20. [单选题]患者,女,66岁。因右侧髌骨骨折行开放复位术。入院后血压130/80mmHg,无呼吸、循环系统异常。麻醉选择腰麻,手术开始后血压降至80/50mmHg。下列选项中处理不恰当的是( )。
A. 面罩给氧
B. 头高脚低位
C. 静注升压药
D. 头低脚高位
E. 加快输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