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分析(A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7   [手机版]    

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分析(A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分析(A7),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胁痛的治疗,可选以下哪一种治法

A. 理气和胃止痛
B. 调和脾胃止痛
C. 养阴清热止痛
D. 理气健脾止痛
E. 疏肝理气止痛


2. [单选题]善于治疗热淋的药物是

A. 车前子
B. 茯苓
C. 萆薢
D. 决明子
E. 茵陈


3. [单选题]昆布、海藻都具有的功效是

A. 温肺化痰
B. 燥湿化痰
C. 消痰软坚
D. 软坚泻下
E. 消积化痰


4. [单选题]赵某,女,42岁,体胖,素喜肥甘,今诉眩晕欲倒,头重如裹,闭目平卧稍舒,恶心欲吐,胸闷,食欲不佳,嗜卧多寐,苔白腻,脉濡滑。治宜选方

A. 半夏白术天麻汤
B. 天麻钩藤饮
C. 二陈汤
D. 清气化痰丸
E. 归脾汤


5. [单选题]首先提出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医家、医著是

A. 朱丹溪《丹溪心法》
B. 王清任《医林改错》
C. 林佩琴《类证治裁》
D. 张子和《儒门事亲》
E. 李东垣《东垣十书》


6. [单选题]心烦不寐患者,脉象多见

A. 滑
B. 促
C. 弦
D. 涩
E. 数


7. [单选题]《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谋虑出焉
B. 伎巧出焉
C. 神明出焉
D. 喜乐出焉
E. 治节出焉


8. [单选题]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者称为

A. 目痒
B. 目昏
C. 目眩
D. 雀目
E. 歧视


9. [多选题]宜与尿血鉴别的是

A. 膏淋
B. 血淋
C. 石淋
D. 劳淋
E. 热淋


10. [多选题]呕吐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 外邪犯胃
B. 病后体虚
C. 情志失调
D. 饮食不节
E. 胃肠积热


11. [单选题]卢某,男,58岁,心悸多年,时发时止,情志波动易发。现症见心悸,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本病应辨证为

A. 心血瘀阻挟痰热
B. 阴虚挟瘀热
C. 痰热扰心
D. 心虚胆怯
E. 心脾两虚挟痰饮


1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A.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B. 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C. 胸脘痞闷
D. 头重如裹
E. 苔白腻,脉缓


13. [单选题]桑白皮、葶苈子都具有的功效是

A. 既能泻肺平喘,又能利尿消肿
B. 既能润肺止咳,又能润肠通便
C. 既能温肺止咳,又能消痰软坚
D. 既能敛肺平喘,又能止带缩尿
E. 既能清肺止咳,又能利尿通淋


14. [多选题]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的通治血证的四法是

A. 补气
B. 止血
C. 消瘀
D. 宁血
E. 补血


15. [单选题]以下不是便秘的主要病因病机的是

A. 胃热过盛、津伤液耗
B. 肺脾气虚、大肠传送无力
C. 肝气郁结、气机壅滞
D. 肺气不宣、气化不行
E. 肾阴阳不足、肠道失润、阴寒凝滞


16. [多选题]滑石用治暑湿、湿温,是取其什么功效

A. 利水湿
B. 化湿
C. 收湿敛疮
D. 行气
E. 解暑热


17. [单选题]DIC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急性白血病
B. 严重感染
C. 羊水栓塞
D. SLE
E. 毒蛇咬伤


18. [单选题]中风病的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介于

A. 有无后遗证
B. 有无神志改变
C. 有无肢体瘫痪
D. 有无口眼歪斜
E. 有无语言不利


19. [多选题]下列证情中预后不良的是( )

A.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
B.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
C.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
D.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
E.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


20. [单选题]既能止咳平喘,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瓜蒌仁
B. 葶苈子
C. 柏子仁
D. 白芥子
E. 栀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dqlngm.html
  • 下一篇:中脘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 汗出肢冷,鼻干,苔黄,以消阴翳# 寒者热之 阴病治阳#肢节疼痛# 脚肿如脱# 肌肤甲错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防己黄芪汤 真武汤# 实脾饮# 胃苓汤 济生肾气丸#法于阴阳 谨和五味# 起居有常 和于术数 不妄作劳铅丹 硼砂 明矾#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