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女,42岁,阴道不规则流血8月,妇检:阴道无殊,宫颈肥大,可见"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妇女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女,42岁,阴道不规则流血8月,妇检:阴道无殊,宫颈肥大,可见凹陷性溃疡,左侧宫颈旁组织增厚而硬,未达盆壁,宫颈活检为鳞状细胞癌,其临床分期为
A. 宫颈癌Ⅳa期
B. 宫颈癌Ⅱb期
C. 宫颈癌Ⅱa期
D. 宫颈癌Ⅲb期
E. 宫颈癌Ⅲa期
[单选题]患者女性,29岁。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1天。晨5:00无诱因出现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及一过性晕厥。查体:面色苍白,BP70/40mmHg,P120次/分。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明显,后穹隆触痛(+),盆腔触诊不满意。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A. 住院观察病情
B. 给予止痛药物
C. 行阴道后穹隆穿刺,并做急诊手术准备
D. 指导进食以增加热量摄入
E. 行腹腔镜检查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单选题]妇女生育力开始下降的时间是
A. 33~40岁
B. 30~35岁
C. 30~45岁
D. 35~40岁
E. 30~50岁
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