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风湿副高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P2),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男大学生,22岁。每逢上体育课时觉胸部闷塞感,休息后即缓解。1小时前参加百米比赛,晕倒在赛途中。送急诊时人已清醒,血压、脉搏均正常,但心脏有杂音。确定病因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 心导管检查
B. 动态心电图检查
C. 肺功能测定
D. 头颅CT
E. 超声心动图
2. [单选题]血管炎病的发病因素中需除外
A. 精神紧张
B. 环境中的微生物、毒素等促发血管炎的发生
C. 有遗传基础者的易感者
D. 有潜在免疫异常者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面部的循行过眼、耳、口、鼻、咽喉等五种器官中的(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4. [多选题]关于异型性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差异性
B. 恶性瘤的瘤细胞异型性明显
C. 良性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较明显
D. 高分化的恶性瘤异型性大
E. 低分化的恶性瘤异型性小
5. [多选题]对不明原因发热或肾损害的中老年患者应及早检查
A. 全身CT
B. MRI
C. 肾组织活检
D. ANCA
E. 以上不是
6. [单选题]最易遭受毒性代谢产物损伤的器官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7. [单选题]肉芽组织老化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减少、消失
B. 炎细胞减少、消失
C. 成纤维细胞减少、消失
D. 纤维细胞持续增多
E. 胶原纤维增多、透明变
8. [单选题]下述哪项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A. 发热、便秘3个月,伴下腹痛、大便表面带血
B. 间断右下腹痛4年,加重伴发热2个月
C. 腹泻、左下腹痛6天,伴里急后重,口服利复星后有所好转
D. 间断腹泻3年,加重并便鲜血1个月,里急后重,应用利复星后无效
E. 间断大便次数增多10年,精神紧张后加重,无便血,便前腹痛,便后缓解,服得舒特后缓解
9. [单选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最先受累的关节组织是
A. 骨组织
B. 软骨组织
C. 滑膜组织
D. 韧带
E. 血管
10. [单选题]关于梗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 局部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C. 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发生
D. 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 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11. [单选题]70岁男性,平素体健,饮酒多年,每日2两。体检发现血尿酸520mmol/L,进一步处理不恰当的是
A. 复查血尿酸
B. 建议多饮水,戒酒
C. 检查有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疾病
D. 低嘌呤饮食
E. 立即给予别嘌呤醇降尿酸
12. [单选题]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范畴的是
A. 支气管哮喘,舒张试验阳性
B. 伴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C. 伴有气流阻塞的囊性纤维化
D. 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E. 伴有气流阻塞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13. [单选题]虚证胁痛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清肝
B. 疏肝
C. 养肝
D. 温肾
E. 活血通络
1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符合RS3PE综合征的是
A. 可能代表另外一种疾病的变型,如风湿性多肌痛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B. 表现为双手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C. 类风湿因子持续阴性
D. 需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E. 本病患者有发生肿瘤的风险
1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肿瘤异质性范畴的是
A. 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
B. 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C. 对激素的反应
D.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
E. 肿瘤的多形性
16.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是
A. 休息和加强营养
B. 休息和对症
C. 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D. 抗凝疗法
E. 透析疗法
17. [单选题]Alport综合征的主要遗传方式为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Ⅹ连锁显性遗传
D. 多基因遗传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18. [多选题]纤维蛋白性炎的预后常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纤维蛋白原渗出的量
B. 中性粒细胞渗出的量
C. 全身因素
D. 组织中抗胰蛋白酶的量
E. 是否不恰当的应用了类固醇激素
19. [单选题]结核性腹膜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
A. 肠梗阻
B. 肠穿孔
C. 肠粘连
D. 肠套叠
E. 肠扭转
20. [单选题]男性,65岁。咳嗽、咳痰10余年,反复下肢水肿、憋气2年,有关节痛史。胸部X线示:右下肺动脉横径16mm,肺动脉段高6.5mm,心电图:RV1+SV5=1.2mV。该患者的诊断是
A.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B. 风湿性心脏病
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 高血压心脏病
E.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