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鉴别乳香药材时,不应出现的现象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0-26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鉴别乳香药材时,不应出现的现象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鉴别乳香药材时,不应出现的现象是

A. 表面常附有白色的粉尘
B. 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
C. 遇热软化
D. 具特异香气
E. 断面蜡样,少数呈玻璃样光泽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属于正治法的是

A. 以补开塞
B. 热因热用
C. 以通治通
D. 治病求本
E. 以热治寒

正确答案 :E

解析:正治法,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单选题]花椒与细辛在乌梅丸中的作用是

A. 伏蛔温脏
B. 辛散寒邪
C. 散寒止痛
D. 温脏散寒
E. 温中止痛

正确答案 :A

解析:乌梅丸方中重用乌梅,取其酸能安蛔,蛔静则痛止,为君药。蛔动因于肠寒,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可祛寒,共为臣药。黄连、黄柏性味苦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生之热;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当归、人参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本方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且寒热并用,邪正兼顾。答案案选D


[单选题]属于正治的是

A. 以补开塞
B. 以寒治热
C. 塞因塞用
D. 热因热用
E. 以寒治寒

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E。正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单选题]发酵法的温度一般为

A. 3~10℃
B. 38~45℃
C. 30~37℃
D. 11~15℃
E. 18~25℃

正确答案 :C

解析:1.发酵法的温度一般为30~37℃。 2.发芽法的温度一般为18~25℃。


[单选题]既用于血淋、热淋小便不利,又能清胃止呕的药物是

A. 白茅根
B. 小蓟
C. 侧柏叶
D. 大蓟
E. 地榆

正确答案 :A

解析:白茅根甘寒清利,能凉血止血,入气分,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呕;入膀胱经,能清利湿热而利尿,治血淋、热淋等。故选D。


[单选题]关于中药用量的原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情轻者,不宜重剂量
B. 成人和体质强壮的病人,用量可适当大些
C. 儿童及年老体弱患者,剂量可酌减
D. 病情重者,剂量应适当增加
E. 新病者,往往低于久病者的剂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 又称为中药剂量,是医师临床处方中使用每味药的分量。中药剂量的大小和药物的配伍、治疗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调配方剂时,必须详察处方中的剂量是否准确,药物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有否笔误等,随时与医师联系,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的关系:中药分有毒、无毒、峻烈、缓和等不同性质,其用量亦有不同。在使用毒性中药时,用量宜小,并从少量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增加,但一般不能超过其极量。如病势已减,则应逐渐减少或停服,以防中毒或生产副作用。


[单选题]以下属于常用中成药处方药的是

A. 明目上清片
B. 三七片
C. 心通口服液
D. 当归丸
E. 柴胡口服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 心通口服液   【主要成分】黄芪、党参、麦冬、何首乌、淫羊藿、葛根、当归、丹参、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蛎、枳实。   【功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主治】气阴两虚,瘀痰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心痛、胸闷、气短、呕恶、纳呆,冠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萆薢分清饮组成药物的是

A. 益智仁
B. 石菖蒲
C. 乌药
D. 盐
E. 山药

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C。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单选题]既可化湿,又可发表解暑的药物是

A. 独活
B. 苍术
C. 佩兰
D. 羌活
E. 砂仁

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A。佩兰既可化湿,又可发表解暑。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eg7e9d.html
  • 下一篇: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树脂的多为植物体内的 保证药品的销售、宣传、广告、推荐的合法性,颗粒融化 粉末置白纸上,无扩散的油迹 以火烧之则发生呛鼻烟气,用火隔纸烘烤后,取其酸能安蛔,蛔静则痛止,亦有辛可制蛔之力;当归、人参补养气血,邪正兼顾。答案案选D答案: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