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西医结合外科卫生正高2024精编在线题库(X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7   [手机版]    

中西医结合外科卫生正高2024精编在线题库(X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外科卫生正高2024精编在线题库(X0),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

A. 紫雪丹
B. 至宝丹
C. 安宫牛黄丸
D. 神犀丹
E. 苏合香丸


2. [多选题]竹沥治疗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清热豁痰
B. 宽胸散结
C. 定惊开窍
D. 润肠通便
E. 利气降逆


3. [多选题]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非手术治疗,不适于

A. 穿孔在24h以上
B. 饱食后穿孔
C. 50岁以上
D. 伴有幽门梗阻
E. 伴有SIRS的表现


4. [多选题]百部的适应证包括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肺热咳嗽
D. 肺痨咳嗽
E. 百日咳


5. [单选题]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论治虚劳重视哪些脏腑

A. 心肝
B. 脾肾
C. 肺胃
D. 肝脾
E. 肝肾


6. [多选题]对“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正确理解有

A. 咳嗽不止于肺,然亦不离于肺
B. 肺为咳
C. 他脏亦可致咳
D. 肺乃脏之长
E. 六腑亦可致咳


7. [单选题]《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治温病用凉药,服药宜

A. 凉而行之
B. 温而行之
C. 冷而行之
D. 热而行之
E. 冷热饮之都可


8. [多选题]根类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是

A. 早春萌芽前
B. 幼苗期
C. 开花期
D. 结果期
E. 苗叶枯萎后


9. [单选题]"将息"是指

A. 喘息
B. 将养调摄
C. 斟酌之意
D. 调理休息
E. 将就


10. [多选题]治疗大头瘟的方剂有( )

A. 清瘟败毒饮
B. 通圣消毒散
C. 加味葱栀桔梗汤
D. 普济消毒饮
E. 七鲜育阴汤


11. [多选题]下列有关于肝脏创伤的CT表现,正确的是

A. 典型的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肝包膜下梭形稍高密度影
B. 肝脏血肿可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影
C. 肝撕裂伤表现为线状低密度影,增强后更加清晰
D. 增强扫描后可显示其血管性病变
E. 肝右叶创伤常伴发右肺挫伤


12. [多选题]苦杏仁、苏子的共同功效是

A. 降气化痰
B. 止咳平喘
C. 润肠通便
D. 润肺止咳
E. 降逆止呕


13. [多选题]妇人产后具有以下哪些显著的特点( )

A. 多瘀证
B. 多热证
C. 多虚证
D. 多实证
E. 易外感


14. [多选题]谵语与郑声的区别是( )

A. 前者声高气粗,后者声低息微
B. 前者胡言乱语,后者语言重复
C. 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属虚证
D. 前者为热证,后者为寒证
E. 前者多由邪热亢盛、扰乱心神,后者多由精气虚衰、心神无主


15. [多选题]春温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动风证,其原因是( )

A. 里热炽盛
B. 邪少虚多
C. 阴精耗损
D. 肝胆郁热
E. 治疗不当


16. [多选题]泽泻、猪苓利水力强,可同用治

A. 小便不利
B. 水肿
C. 泄泻
D. 淋证
E. 经闭乳少


17. [多选题]仙鹤草的功效是

A. 收敛止血
B. 补虚
C. 止痢
D. 清热解毒
E. 截疟


18. [多选题]利水渗湿药中,具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 车前草
B. 鸡骨草
C. 虎杖
D. 灯心草
E. 垂盆草


19. [单选题]《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

A. 五脏阳气虚弱
B. 五脏阳气乏竭
C. 五脏阳气阻遏
D. 五脏阳气失调
E. 以上均不是


20. [多选题]《素问·热论》中,伤寒二日的症状有( )

A. 身热
B. 目疼
C. 胸胁痛
D. 鼻干
E. 耳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ep5d2o.html
  • 下一篇: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外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下载(X0) 以对冲伤较多# 可有中间清醒期 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保守治疗效果好心肾阳虚,心肾虚衰,阴寒内盛,阴寒内盛,吐涎沫而癫眩 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胸胁支满# 心下痞坚 目眩#肾不化气 肝失疏泄 肺失宣降 膀胱不藏# 气化失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