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节段性放射性疼痛的病损部位在
A. 皮质感觉区
B. 脊丘束
C. 前角细胞
D. 前根
E. 后根
2. [单选题]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
A. 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B. 大量使用生态制剂
C. 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D.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E. 正常菌群没有明显变化
3.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气道炎症最主要的效应细胞是
A. 嗜酸性粒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巨噬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淋巴细胞
4. [单选题]李某,11岁,因发热水肿、血尿入院,自幼时常咽喉痛,发热,曾因心脏杂音卧床1个月。入院前3周又因咽痛发热而注射青霉素数日,症状消失,但入院前3日又突发高热,血尿,眼睑水肿。入院查体体温39℃,血压稍高,心脏有二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化验结果:尿红细胞满视野,颗粒管型3~5个/视野,ASO抗体85单位,可疑疾病是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急性肾盂肾炎
C. 急性尿路感染
D.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风湿热
5. [单选题]膀胱Ta期乳头状癌的治疗方法首选
A. 膀胱全切除术
B. 膀胱部分切除术
C. 局部放疗
D. 膀胱灌注化疗
E.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6. [单选题]女,74岁。行胃癌根治术后7天,咳嗽后腹正中伤口内有多量淡红色液体流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切口下异物
B. 切口皮下积液
C. 切口裂开
D. 切口感染
E. 切口内血肿
7. [单选题]早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表现是
A. 发热盗汗
B. 便秘头痛
C. 呕吐抽搐
D. 性格改变
E. 手足徐动
8. [单选题]男,52岁。头颈部、双上肢浅Ⅱ°烧伤。伤后第3天出现黑便,量约700ml。查体:P107次/分,BP85/60mmHg。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胆道出血
B. 消化性溃疡出血
C. 慢性胃炎出血
D. 食管溃疡
E. 应激性溃疡出血
9. [单选题]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是
A. 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紊乱
B. 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 长期大量吸烟史
D. 高分辨CT示肺气肿改变
E. 肺总量下降
10. [单选题]关于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 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
B.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C. 迅速清除进入体内已经吸收和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D. 及早应用特效解毒剂和拮抗剂
E.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11. [单选题]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引起卵巢性闭经,体内FSH水平应是
A. 降低
B. 升高
C. 测不出
D. 波动很大
E. 持续下降
12. [单选题]男,60岁,近3天夜间行为紊乱,说房间地板上有老鼠、蛇,能看见死人,表情恐怖、紧张,不认识家人,白天较安静,喜卧床,不能回忆夜间行为,能认识家人,头部CT示:顶枕叶片状梗死灶,考虑患者处于
A. 痴呆状态
B. 幻觉妄想状态
C. 抑郁状态
D. 谵妄状态
E. 木僵状态
13. [单选题]若证实导致这次腹泻的病因,应具有
A. 临床试验
B. 实验室检查
C. 病例调查
D. 队列研究
E. 现场研究
14. [单选题]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A. 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 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 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D. 引起腱器官兴奋
E. 引起Ⅰb类传入纤维放电增多
15. [单选题]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为
A. 0~6.8μmol/L
B. 0.7~1.7μmol/L
C. 1.7~10.26μmol/L
D. 1.7~17.1μmol/L
E. 1.7~21.7μmol/L
16. [单选题]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是为了避免
A. 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B. 发生胸膜反应
C. 发生胸痛
D. 发生脱水
E. 发生感染
17. [单选题]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
A. 血尿
B. 腰痛
C. 腹部包块
D. 高血压
E. 蛋白尿
18. [单选题]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支气管哮喘
B. 血清病
C. 药物过敏性休克
D. 接触性皮炎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9.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早期呼吸困难常表现为
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 劳力性呼吸困难
C. 端坐呼吸
D. 心源性哮喘
E. 咯血
20. [单选题]属于保密做法的是
A. 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B. 医疗方案的实施应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C. 行为前的选择作用,行为中的监督作用,行为后的评价作用
D. 对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
E. 在医疗服务中用尊称、敬称
1.正确答案 :E
解析:脊神经后根受压产生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当活动脊柱、咳嗽、喷嚏时可引起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获减轻,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有重要定位诊断意义,故选E。
2.正确答案 :D
解析:菌群失调指寄生在正常人体某部位的正常菌群,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超出正常范围的改变,多由滥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由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
3.正确答案 :D
解析: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等,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其中中性粒细胞是COPD气道腔内的主要炎症细胞,并呈现高度活化状态,在COPD气道炎症及其气道阻塞中发挥重要作用。
4.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发病前1~4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或皮肤化脓等链球菌感染史,伴有浮肿、血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可有轻或中度的蛋白或颗粒管型,故本题选A。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白细胞数增多,排除B。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离心尿白细胞≥5 个/HP,尿白细胞排泄率20 万~40 万/h 为可疑,≥40 万/h有诊断意义,排除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但是肉眼观,可见在原有病变的瓣膜上形成疣赘物。风湿热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常有轻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故本题选A。
5.正确答案 :E
解析:膀胱Ta期乳头状癌是非浸润性乳头状癌。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也可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的方法。转移性膀胱癌以化疗为主.(E对)
6.正确答案 :C
解析:剧烈咳嗽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易导致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术后8~10天之内。往往在患者一次腹部突然用力时,自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有淡红色液体自切口溢出。除皮肤缝线完整而未裂开外,深层组织全部裂开,称部分裂开;切口全层裂开,有肠或网膜脱出者为完全裂开。
7.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表现。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取决于早诊断、早治疗。中期为抽搐、脑神经受累,晚期则昏迷。掌握早期表现意义重要。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格改变,活泼小孩变得不活泼,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最佳答案为D。在此基础上伴随发热、盗汗,有助结核诊断,但发热、盗汗不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主要表现,选项A除外。在性格改变的基础上伴随便秘头痛有诊断意义,选项B不是此题最佳选项。呕吐抽搐系中期表现,颅内压增高致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则惊厥发作。虽早期也有呕吐者,系偶尔,故选项C除外。手足徐动为干扰项,中、晚期患儿为抽搐,不是徐动,选项E除外。
8.正确答案 :E
解析:烧伤后第3天出现黑便,首先考虑应激性溃疡出血。
9.正确答案 :B
解析: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一秒率<70%及FEVl<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迅速清除进入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③如有可能,及时使用特效解毒剂或拮抗剂;④积极对症治疗。
11.正确答案 :B
解析:排卵前,卵泡发育成熟,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大量释放,形成排卵前LH、FSH峰。这时是FSH的最高值。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极低对垂体卵泡刺激素分泌抑制解除,FSH明显增高,FSH>40U/L。故正确答案为B。
12.正确答案 :D
解析: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紊乱,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及幻觉症状,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考虑该患者处于谵妄状态。谵妄状态,此时不仅有意识障碍,且有动作增加,患者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思维零乱,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常有幻觉,多为视幻觉,亦可有前庭幻觉、听幻觉、触环节等。幻视内容有时可因暗示而变化。亦可有错觉。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带恐怖色彩。患者有时可以与外界有些接触,呼之能简单应答,常不切题,且维持很短时间。A.痴呆状态:是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和丧失,视空间技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B.幻觉妄想状态:在幻觉的基础上产生妄想,如被害妄想,影响妄想等。E.木僵状态:指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故正确答案为D。
13.正确答案 :C
解析:若证实导致这次腹泻的病因,应具有病例调查,故选C。
14.正确答案 :C
解析:γ运动神经元是脊髓前角与α神经元不同的另一类运动神经元,它发出的γ传出纤维支配肌梭的梭内肌纤维,使梭内肌收缩,增加肌梭的敏感性,故在肌梭受到牵拉刺激时,间接引起Ⅰa类传入纤维放电增多,从而使牵张反射加强。
15.正确答案 :D
解析: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在17.1~34.2μmol/L之间,临床上尚未出现黄疸者,为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临床上出现黄疸者,为显性黄疸。
16.正确答案 :A
解析:结核性胸腔积液在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时,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主要是由于抽液过多过快,使胸腔压力骤减,可发生肺水肿及循环衰竭,即复张性肺水肿。
17.正确答案 :C
解析: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在5岁以前发病,偶见于成人与新生儿。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孩洗澡或更衣时被发现。
18.正确答案 :E
解析:(1)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等。(C错)(2)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对)。(3)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如肾小球肾炎、血清病等(B错)。(4)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变态反应。它是由 T细胞介导的。常见的类型是:接触性皮炎。(D错)
19.正确答案 :B
解析: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衰,故而产生呼吸困难,同体力消耗量有关。
20.正确答案 :D
解析:由于A、B属于知情同意的内容,与保密无关。为了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及心理压力,不应当将不良信息告知患者,应实施保护性医疗,故D属于保密的做法,也是正确答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epd0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