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免疫技术副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详细答案(T2),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的特点是
A. 响应速度慢
B. 能检测所有样品
C. 属于非选择性的检测器
D. 灵敏度高
E. 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
2. [单选题]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入院后给予颈静脉插管高营养治疗,10天后病人发热40℃,疑为留置静脉导管引起的败血症,估计其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 表皮葡萄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类白喉杆菌
D. 念珠球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3. [多选题]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可有黏液血便
B. 急性阿米巴痢疾全身症状轻、多不发热
C. 急性阿米巴痢疾大便镜检可见病原体
D. 急性菌痢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大多正常
E. 两者均可转为慢性或带菌者
4. [单选题]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组成是
A. 液流系统
B. 光学系统
C. 计算机系统
D. 液流系统、光学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
E. 液流系统、光学与信号转换测试系统和信号处理及放大的计算机系统
5. [多选题]参考物质具有的属性包括
A. 多个浓度水平
B. 种属来源一定
C. 性能稳定
D. 基质效应
E. 互换性
6. [单选题]T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检测
A. CD9
B. CD10
C. CD3、CD4、CD8
D. CD19
E. CD20
7.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宜维持在
A. 0.06~0.12mmol/L(1~2m/L)
B. 0.06~0.24mmol/L(1~4mg/L)
C. 0.12~0.24mmol/L(2~4mg/L)
D. 0.12~0.48mmol/L(2~8mg/L)
E. 0.12~0.6mmol/L(2~10mg/L)
8.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自然分泌液的采集法( )。
A. 针取抽取法
B. 痰液
C. 尿滚
D. 乳头溢液
E. 前列腺液
9. [多选题]快速血糖仪报警检测光路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包括
A. 检测光路脏
B. 检测试纸在插槽内不平整或不垂直
C. 密码牌出错
D. 插入已用过的或过期的试纸
E. 偶尔也发生于血量过少时
10. [多选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抗交叉污染的措施有
A. 自动清洗加样针和试剂探针
B. 自动扫描比色皿剔除不合格者
C. 比色皿自动冲洗功能
D. 应用惰性液胶膜技术减少探针内外管壁交叉污染的几率
E. 自动将加完的标本移出
11. [单选题]男,45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10年,近来体检发现肝肋下1cm,剑突下4指,脾达脐平,日本血吸虫血清循环抗体(+),肝功能ALT100U/L,无黄疸。对病原体最有效的治疗为
A. 护肝治疗
B. 切脾手术治疗
C. 护肝治疗后吡喹酮治疗
D. 激素治疗
E. 呋喃丙胺治疗
12. [单选题]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吞噬细胞是
A. 树突状细胞
B. B细胞
C. T细胞
D. 并指状细胞
E. 巨噬细胞
13. [单选题]生物安全柜柜内尽量不要使用明火的主要原因是
A. 明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流动会破坏柜内的气流平衡
B. 明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流动会导致柜内的压力不稳定
C. 明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杂质会被带入滤膜,这些高温杂质会损伤滤膜
D. 明火使用时有可能会损伤生物安全柜的操作台面
E. 明火使用时会消耗生物安全柜内的氧气
14. [多选题]在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
A. 显微结构
B. 超微结构
C. 亚显微结构
D. 微细结构
E. 电镜结构
15. [单选题]下述酶标仪的主要技术参数中,线性范围一般应为
A. 0.000~3.000
B. 0.000~2.000
C. 0.000~1.5000
D. 0.000~4.000
E. 0.000~1.000
16. [单选题]具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耐药性对应
A. 庆大霉素
B. 克拉霉素
C. 青霉素及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
D. 链霉素
E. 红霉素
17. [单选题]ELISA双抗体夹心法
A. 将酶标记特异抗体用于检测抗原
B. 先将待测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
C. 标记一种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
D. 能用于半抗原的测定
E. 将酶标记抗抗体用于抗原检测
18.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 新生儿溶血
B. 接触性皮炎
C. 移植排斥反应
D. 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E. 结核菌素试验
19. [单选题]前向角散射可以检测
A. 细胞膜厚薄
B. 被测细胞的大小
C. 细胞质多少
D. 核膜的折射率
E. DNA含量
20. [多选题]血气分析仪的测量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类型有
A. 离子电极
B. 伏安型传感器
C. 生物型传感器
D. 免疫传感器
E. 微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