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职称考试宝典环境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T5),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项可影响UFs的数值
A. 人群中个体敏感性的变异带来的不确定性
B. 从实验动物资料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C. 从亚慢性毒性资料推导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D. 以LOCEL替代NOAEL,计算RfD
E. 用于推导的资料库不完整
2. [单选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
A. 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 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 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限的
D. 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限的
E. 与疾病的发生无关的
3. [多选题]长期摄入低剂量铅后可引起慢性毒性,主要损害 ( )
A. 神经系统
B. 肝脏
C. 造血系统
D. 胃肠道
E. 肾脏
4. [单选题]下列属于选择偏倚的是
A. 诊断怀疑偏倚
B. 暴露怀疑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时间效应偏倚
E. 失访偏倚
5.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 )
A. 扩散
B. 微生物分解
C. 氧化
D. 植物吸收
E. 沉降
6. [单选题]什么作为管网末端水中没有污染的信号
A. 总大肠菌群
B. 大肠菌群
C. 游离性余氯
D. 水的硬度
E. 细菌总数
7. [单选题]可接受危险度
A.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低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B.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接近或略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C. 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D. 只有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与非接触人群一致,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内伤发热,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舌质青紫,脉涩为( )
A. 气郁发热
B. 气虚发热
C. 阴虚发热
D. 瘀血发热
E. 湿阻发热
9. [单选题]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是
A. 物理有害因素
B. 化学有害因素
C. 生物有害因素
D. 食物中有害因素
E. 其他因素
10. [单选题]表达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A. 直方图
B. 直条图
C. 构成图
D. 线图
E. 统计地图
11. [单选题]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不包括( )
A. 污染源调查评价
B.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C.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D. 环境效应调查评价
E. 环境管理调查评价
12. [单选题]下列对原生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动物生活影响的环境
B. 原生环境是原来就存在于自然界的环境
C. 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未受人类生活的影响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D. 原生环境对人类总是有益的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单选题]用人群健康状况、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卫生服务的效益及效果,为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的方法是
A. 系统分析法
B. 投入产出法
C. 发展预测法
D. 综合评价法
E. 实验法
14. [单选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 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B.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C.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
D. 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E. 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15. [单选题]湿邪致病可见尿少、水肿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A. 湿性趋下,水湿易滞于下肢
B. 湿性重浊
C.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D. 湿性黏滞,排泄不畅
E. 湿性黏滞,疾病缠绵难愈
16. [单选题]《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
A. 军团菌
B. 寄生虫虫卵
C. 甲型肝炎病毒
D. 痢疾杆菌
E. 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多选题]黄疸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这包括( )
A. 肝
B. 脾
C. 肺
D. 胃
E. 胆
18.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在对象暴露以前选择限定人群开始研究而不是选择暴露或非暴露的个体,好处在于
A. 暴露数被同时研究
B. 结果可被同时研究
C. 研究可被更快的完成
D. 实施花费少
E. A和D
19. [单选题]下列属从治法的是( )
A. 寒因寒用
B. 寒者热之
C. 用热远热
D. 攻补兼施
E. 阳病治阴
20. [单选题]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
A. 独立性、方差齐和非正态性
B. 独立性、方差不齐和非正态性
C. 独立性、方差不齐和正态性
D. 独立性、方差齐和正态性
E. 非独立性、方差齐和正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