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科护理医学副高职称在线题库资料(AJ5),更多内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既方便又准确的反映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测定方法是
A. 非蛋白氮
B. 血尿素氮
C. 血肌酐测定
D. 尿酸清除实验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对流脑患者应密切观察
A. 生命体征
B. 意识障碍
C. 皮疹、面色
D. 瞳孔变化、抽搐表现
E. 记录出入量
3. [单选题]男,40岁,阑尾穿孔腹膜炎术后第7天,体温39℃,伤口无红肿,大便次数增多,混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应考虑并发
A. 盆腔脓肿
B. 膈下脓肿
C. 细菌性痢疾
D. 肠炎
E. 肠粘连
4. [单选题]不属于军团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是
A. 高热、寒战、肌痛、头痛
B. 呈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黏液痰
C. 消化道症状为恶心、呕吐和水样腹泻
D. 20%病人可有相对缓脉
E. 严重者有定向障碍、谵妄等神经精神症状
5. [单选题]下列关于止血、凝血、纤溶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管内皮受损后,血小板很快粘附、聚集、变形形成血小板栓子起暂时止血作用
B. 正常情况下,凝血因子均处于激活状态
C. 凝血过程分3个阶段
D. 凝血可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
E. 生理情况下,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6.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四肢厥冷,多汗,少尿,血压70/40mmHg,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不升,此时应该使用的药物是
A. 毛花苷丙
B. 硝普钠
C. 速尿(呋塞米)
D. 补充血容量
E. 多巴胺
7. [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应
A. 卧床休息1个月
B. 卧床休息2周
C. 卧床休息3周
D. 卧床休息1周
E. 卧床休息10天
8. [多选题]肠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
A. 腹痛
B. 便秘
C. 腹泻
D. 脓血便,里急后重感
E. 腹部包块
9. [多选题]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有
A. 有序性
B. 规律性
C. 适宜性
D. 差异性
E. 和谐性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患者使用热水袋时水温应<50℃ ( )
A. 昏迷患者
B. 老人
C. 婴幼儿
D. 感觉迟钝患者
E. 循环不良患者
11. [单选题]对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选用
A. 含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溶液
B. 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溶液
C. 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伏溶液
D. 含有效碘2500~5000mg/L的碘伏溶液
E. 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溶液
12.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1个月前开始,左手手指震颤,呈搓丸样,安静不活动时明显,情绪激动时加重,活动时减轻,同时出现情绪低沉、注意力不集中、生理错觉等精神症状。根据以上症状,患者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A. 精神分裂症
B. 抑郁症
C. 帕金森病
D. 慢性酒精中毒
E. 脑血管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3.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1周来食欲不振,查: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lgM(+)。应诊断为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急性乙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
D.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E.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14. [单选题]腹水者饮食应注意
A. 给予适量高蛋白饮食
B. 不宜高蛋白饮食
C. 不宜高糖饮食
D. 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E. 限制牛奶、豆制品的摄入
15. [多选题]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管理组包括
A.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B. 医务处
C. 医院感染管理科
D. 总务科
E.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16. [多选题]患者女性,47岁,因患子宫肌瘤、卵巢多个囊肿而手术,术后输入不符血型的血后产生寒战、高热、腰背疼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此时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 )
A. 停止输血
B. 换血疗法
C. 用升压药
D. 静注地塞米松
E. 密切观察、对症处理
17. [多选题]伤寒的基本病理特征是
A. 持续毒血症
B.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损
C. 回肠远端微小脓肿
D. 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
E. 回肠小溃疡
18. [单选题]患者,男性,18岁,近日来咳嗽,少量白黏痰,低热,前夜突起气促,张口呼吸,带哮鸣音,心脏无杂音,经多次氨茶碱治疗后,肺部哮鸣音无改善,大汗淋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左心衰竭
B.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C. 休克型肺炎
D. 过敏性肺炎
E. 重症哮喘
19.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护理哪项不正确
A. 使用镇痛泵
B. 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
C. 与别人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D. 遵照医嘱应用止痛药
E. 限制止痛药的应用
20. [多选题]心力衰竭临床类型分型的方法有
A. 发展速度分类
B. 发生部位分类
C. 功能障碍分类
D. 以原发病分类
E. 代偿能力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