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液体制剂中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有
A. 大肠埃希菌
B. 沙门菌
C. 痢疾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多选题]长期使用可导致高钾血症的药物为
A. 呋塞米
B. 氨苯蝶定
C. 氢氯噻嗪
D. 甘露醇
E. 缬沙坦
3. [单选题]气虚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恶寒
B. 发热而不恶寒
C. 发热而畏寒喜暖
D. 劳累后发热
E. 生气后发热
4.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A. 高热
B. 昏迷
C. 咽喉肿痛
D. 中暑
E. 泄泻
5. [单选题]禁用于孕期、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药物是
A. 抗酸药
B. 铋剂
C. 硫糖铝
D. 丙谷胺
E. 奥美拉唑
6.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7. [多选题]胺碘酮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A. 窦性心动过缓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甲状腺功能减退
D. 角膜微粒沉着
E. 间质性肺炎
8. [多选题]关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于受者体内存在抗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
B. 超急性排斥反应往往发生于移植后最初24小时内
C. 急性排斥反应往往在移植后数日出现
D. 急性排斥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E. 慢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基因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
9. [多选题]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
A. 传播性
B. 遗传性
C. 突变性
D. 获得性
E. 致畸性
10. [单选题]治疗量阿托品能引起
A. 胃肠道平滑肌松弛
B. 腺体分泌增加
C. 瞳孔扩大,眼压降低
D.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E. 中枢抑制,出现嗜睡
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液体制剂易为微生物所污染,目前对液体制剂已规定了染菌数的限量要求,即在每克或每毫升内不得超过100个,并不得检出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用于烧伤、溃疡及无菌体腔用的制剂,则不得含有活的微生物。
2.正确答案 :BE
解析:临床上常见原因是使用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螺内酯和阿米洛利。其他能引起高钾血症的药物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非甾类抗炎药,长期用肝素(抑制醛固酮分泌) ,复方新诺明(bactrim),喷他脒(pentamidine)及洋地黄过量、β受体阻滞药和环孢素。肾功能不全少尿和无尿的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有醛固酮缺乏者如艾迪生病、17α-羟化酶缺乏、选择性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和醛固酮不敏感综合征。缬沙坦属于非肽类、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故选择BE。
3.正确答案 :D
4.正确答案 :ABCD
5.正确答案 :E
解析:PPI对孕妇及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禁用于妊娠、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对严重肝受损者日剂量应予限制;对有药物过敏史、肝功能障碍患者及高龄者慎用。其中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服后偶见疲乏、嗜睡反应。故选E
6.正确答案 :A
7.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脸红、多汗、恶心、脱发; 血压下降,通常是轻中度而短暂的。曾有过量使用或过快给药后严重低血压及循环衰竭; 心动过缓,尤其是老年病例,有明确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少见); 致心律失常效应:有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与普罗帕酮合用)的报道 —转氨酶升高,通常是轻微的(为正常值的1.5-3倍)减量后可恢复正常,甚至可自动恢复正常; 少数急性肝功能障碍(一些单纯疸,可危及生命,应停止给药); 其他的特殊反应(个别病例)发生于静脉注射后:过敏性休克、轻度的颅内高压(假性脑瘤)。在严重呼吸衰竭,尤其在哮喘病人中的支气管痉挛和/或窒息。故选ABCDE
8.正确答案 :ABCD
解析:(1)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或数小时(24~48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其产生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如HLA 抗原、ABO 血型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的抗体。在移植术后,这些抗体与移植物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移植的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 反复多次输血、多次妊娠、长期血液透析或有同种异基因移植史的个体体内易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基因抗原的抗体。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基因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的数周或数月后发生。CD4+T细胞介导的针对移植物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和CD8+T细胞介导的对移植物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移植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实质细胞的坏死。 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可出现急性血管排斥反应,也称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被排斥抑制物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炎症及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这种排斥反应可能由针对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HLA 分子的IgG 类抗体引起。 (3)慢性排斥反应 一般在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移植物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化。纤维化是慢性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慢性结局。故选择ABCD。
9.正确答案 :BD
解析: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故选择BD。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治疗量阿托品能引起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眼压升高;心率短暂减慢;中毒剂量表现为中枢抑制,出现嗜睡。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eqzx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