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心电学技术(副高)全套模拟试题(N0),更多心电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A.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B. 转变为房扑
C. 室性心动过速
D.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E. 恢复窦性心律
2.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膜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
B. 上界为主动脉右瓣和后瓣下缘
C. 前缘和下缘为室间隔肌部
D. 后缘为左心房壁
E. 右侧面有三尖瓣隔侧叶附着
3. [单选题]关于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仅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
B. 发生机制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
C. 对腺苷敏感
D. 可发生晕厥
E. 常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4. [单选题]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C. 心房扑动
D.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 窦性心动过速
5.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能会引起心电图记录出现交流电千扰,但应除外
A. 地线连接不当
B. 周围有电磁波影响
C. 开关接触不良
D. 患者呼吸急促
E. 电源电压异常
6. [单选题]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
A. ≤1500ms
B. ≤1600ms
C. ≤1800ms
D. ≤2000ms
E. 1500~2000ms
7. [单选题]典型的缺血型ST段压低的表现是
A. 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
B. J点型ST段压低
C. 缓慢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D. 快速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E. 快速下斜型下移伴J点压低
8. [单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错误的是
A. 逸搏心率需<45次/分
B. 必须是室性逸搏心律
C.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
D. 心房率<135次/分
E. 心房率>心室率
9. [单选题]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
A. 0.5%
B. 1%~2%
C. 4%~5%
D. 9%~10%
E. 20%
10. [单选题]当心脏功能减低,血液流动缓慢时,心脏内最易形成血栓的位置是
A. 左心房
B. 左心耳
C. 左心室
D. 右心房
E. 右心耳
11. [单选题]关于心脏表面分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冠状沟呈额状位,近似环形,将心房和心室分开
B. 前室间沟在心室的膈面,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C. 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被寇状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填充
D. 后房间沟是左、右心房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E.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叉
12. [单选题]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
A. 心排出量
B. E/A比值
C. 射血分数
D. 心脏指数
E. 每搏量
13. [单选题]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的正常值为
A. <1200ms
B. <1800ms
C. <2000ms
D. <1400ms
E. <1600ms
14. [单选题]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体表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
B. 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
C. 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
D. 反复晕厥
E. 体表心电图上常有J波
15.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成年人心率<60次/分
B. 可见于健康人
C. 心率<55次/分时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D. 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体育锻炼者
E. 常见于正常成年人夜间睡眠时
16. [单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
B. 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
C. 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
D. T波呈对称性倒置
E. 以上都不是
17. [单选题]ST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为
A. ST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程度
B. ST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
C. 每次ST段下移程度×每次ST下移持续时间
D. ST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时间
E. 24小时的ST段下移总和除以ST段下移次数
18. [单选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区别是
A. 房室分离
B. P波与QRS波群无关
C. 室性逸搏心律
D. PP间距小于RR间距
E. 心室夺获
19. [单选题]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但不包括
A. 患者出现体力衰竭
B. 收缩压下降>10mmHg
C. ST段水平型压低0.3mV
D. 运动至Bruce方案3级时,收缩压升高30mmHg
E. 剧烈胸痛
20. [单选题]关于aVR导联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A. 右上肢接正极,左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B.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C. 右上肢接正极,左下肢接负极
D. 右上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E. 正极置于左下肢,左、右上肢相连接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