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临床血液技术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练习题(L9),更多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 C3a和C5a合成过量
B. 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
C. 病人IgE水平过高
D. 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
E. 常因吸入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
2. [单选题]sTfR、SF升高,Ret正常的贫血为
A. 缺铁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无效生成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3. [单选题]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A. 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B. 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C. 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
D. 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E. 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
4. [单选题]一位病人输血40ml时发生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腰痛等症状通常提示
A. 溶血性输血反应
B. 发热性反应
C. 血液污染
D. 变态反应
E. 枸橼酸盐的毒性
5.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是慢性渐进性铁缺乏发展的结果,机体缺铁最初表现为( )。
A. 血清铁下降
B. 血清铁蛋白下降
C.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D. 血红蛋白下降
E. 红细胞数下降
6. [单选题]正常人体内铁的分布以下列何者所占比例最大
A. 贮存铁
B. 肌红蛋白铁
C. 转运铁
D. 肌红蛋白铁
E. 血红蛋白铁
7. [单选题]诊断血友病的简便而敏感的筛选试验应选下列哪项
A. CT
B. 复钙时间
C. Am
D. BT
E. PT
8. [单选题]哪种情况不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A. 先天性FⅤ增多症
B. 纤溶亢进者
C. 标本有小凝块形成
D. 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E. 长期口服避孕药
9. [单选题]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错误的是
A. 应用抗组胺药物作为一般治疗
B. 腹痛可用阿托品
C. 首选免疫抑制剂
D. 肾型患者可用抗凝疗法
E. 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10. [单选题]有害的微量元素是
A. 钴
B. 铝
C. 锰
D. 硒
E. 锌
11. [单选题]根据ⅧC的活性可将血友病A分为四型,中型血友病ⅧC的活性为
A. ≤1%
B. 2%~5%
C. 6%~8%
D. 9%~12%
E. 13%~16%
12. [多选题]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有
A.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B.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13. [多选题]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下列正确的是
A. 受血者患溶血性疾病
B. 血型不合
C. 受血者血液凝固性增高
D. 血液保存不当
E. 受血者血液浓缩
14. [多选题]下列检查方法或结果与疾病不符合的是( )。
A. 异常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分子病
B. 裂体红细胞及碎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C. CD55,CD59表达缺陷——自身免疫性溶血
D.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增高——G-6-PD缺乏症
15. [多选题]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
B. 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 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
D. 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
E. GPⅠb-vWF-皮下层组织成分之间相互作用
16. [单选题]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5.6mmol/L,标准差为0.5mmol/L,在以此数据绘制单值控制图进行下1个月的室内质控监测时,某一天测定质控样本其结果为4.8mmol/L,应判断为
A. 失控
B. 在控
C. 警告
D. 均值±1s范围内
E. 均值±3s范围内
17. [单选题]关于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要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要求玻璃表面平滑
B. 可以被细胞悬液所抬浮
C. 厚度应为(0.8±0.2)mm
D. 用一般盖玻片可以取代
E. 盖玻片可以不用清洁
18. [单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是
A. 血小板凝集试验异常
B. 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
C. 白细胞减少
D. 白细胞增多
E. 骨髓象示各系细胞均明显增生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M7
A. M7分为未成熟型和成熟型
B. 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
C. 未成熟型的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
D. 未成熟型外周血有原巨核细胞
E. 成熟型的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
20. [单选题]"老核幼浆"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巨幼细胞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