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重症正高医学高级职称优质在线题库(C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1   [手机版]    

2024重症正高医学高级职称优质在线题库(C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重症正高医学高级职称优质在线题库(C2),更多重症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五行学说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解释体现在( )

A.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B. 说明五脏和六腑的相互关系
C. 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
D. 阐释五脏和经脉的相互关系
E. 阐释脏腑的表里关系


2. [多选题]可以治疗发热伴头痛、咽肿、目赤肿痛的配伍是( )

A. 关冲、曲池、少商、头临泣
B. 外关、中渚、液门、角孙
C. 丝竹空、阳池、关冲、支沟
D. 大椎、风池、廉泉、关冲
E. 中脘、外关、内关、足三里


3. [单选题]酒剂的特性是( )

A. 制作简单
B. 无毒副作用
C. 携带方便
D. 价格合理
E. 活血和助长药效


4.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A. 调理疏通经络
B. 促进气血运行
C. 调整脏腑功能
D. 舒筋滑利关节
E. 增强抗病能力


5. [多选题]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当归
B. 白芍
C. 桂枝
D. 黄芪
E. 炙甘草、大枣


6. [单选题]白术不能( )

A. 补气
B. 健脾
C. 发汗
D. 利水
E. 燥湿


7. [多选题]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A.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B. 阴阳相互转化
C. 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对立制约
E. 阴阳消长平衡


8. [单选题]秋季在五行中属于( )

A. 木
B. 火
C. 土
D. 水
E. 金


9. [单选题]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心、肝、肾
D. 心、肝、胆、脾、肾
E. 心、肺、脾、肾


10.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

A. 催针法
B. 提插法
C. 捻转法
D. 震颤法
E. 刮针法


11. [单选题]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

A. 赭石
B. 怀牛膝
C. 龙骨
D. 玄参
E. 茵陈


12. [单选题]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健忘,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A. 补气活血,镇惊安神
B.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C.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D.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 以上均不是


13.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1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之证候的是( )

A. 经前小腹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
B. 经行小腹刺痛拒按,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
C. 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减,量少,色黯有块
D. 经行小腹绵绵作痛,量少,色淡质稀
E. 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色紫红,质稠


15.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立即起针
B. 卧床时头部抬高
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
D. 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16.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17. [单选题]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 刘完素
B. 王清任
C. 李杲
D. 张从正
E. 朱震亨


18. [多选题]五行相生和相克是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体现为( )

A. 相生相克
B. 克中有生
C. 生中有克
D. 生克制化
E. 相乘相侮


19. [单选题]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

A. 防己黄芪汤
B. 苓桂术甘汤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20.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q7jzn.html
  • 下一篇:2024重症(正高)考试历年试题(C2) 肝主疏泄,最重视( )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有约束骨骼作用,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