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理化检验技术医学副高考试试题冲刺练习(@5),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污染物在空气中以颗粒物与蒸气共存的条件是
A. 常温下,污染物饱和蒸气浓度极低,远远低于空气中常见浓度
B. 常温下,污染物饱和蒸气浓度较低,但是仍低于空气中常见浓度
C. 常温下,污染物饱和蒸气浓度极低,但是仍高于空气中常见浓度
D. 常温下,污染物饱和蒸气浓度较高,且高于空气中常见浓度
E. 常温下,污染物饱和蒸气浓度甚高,且高于空气中常见浓度
2. [单选题]由两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的二元体系的沸点
A. 低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B. 低于水相的沸点
C. 不变
D. 介于水相与有机相之间
E. 高于任一组分的沸点
3. [单选题]测定血中微量铅,应选择
A. 气相色谱法
B. 中子活化法
C.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 [多选题]活性碳管采集有机物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A. 洗脱法
B. 溶剂解吸法
C. 热解吸法
D. 萃取法
E. 酸消解法
5. [单选题]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时,常用聚乙二醇6000-6201色谱柱,此柱
A. 能分离苯、甲苯、对或间二甲苯、邻二甲苯
B. 能分离苯、甲苯、二甲苯,不能将邻和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分离
C. 将苯、甲苯和邻二甲苯分离
D. 能分离苯、甲苯和对二甲苯
E. 能分离苯、甲苯和间二甲苯
6. [单选题]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和透光度的关系是
A. A=1gT
B. A=-1gT
C. A=-1g(1/T)
D. A=1n(1/T)
E. A=1nT
7. [单选题]在滤膜相衬显微镜超高频数法测定空气中石棉纤维方法中,计数的纤维应符合
A. 长度大于3μm
B. 长度大于10μm
C. 宽度小于2μm
D. 宽度小于1μm
E. 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l
8. [多选题]在气相色谱法中,造成固定液流失的原因是
A. 柱温太高
B. 固定液的化学惰性差
C. 固定液的热稳定性差
D. 固定液的蒸气压低
E. 固定液的黏度低
9. [单选题]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新开发一般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应考虑进行下列理化检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A. 铅、汞、砷、pH
B. 铅、汞、砷、甲醇
C. 铅、砷、pH、甲醇
D. 铅、汞、砷、甲醛
E. 铅、砷、pH、甲醛
10. [单选题]直接干燥法是在常压下将粉状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这里的“一定温度”是
A. 80℃
B. 90℃
C. 110℃
D. 95~105℃
E. 120℃
11. [单选题]理化检验样品应具有哪些特性
A. 代表性和公证性
B. 准确性和代表性
C. 可行性和准确性
D. 先进性和科学性
E. 实用性和先进性
12. [单选题]若使在滴定时,消耗盐酸溶液(0.2mol/L)20~25ml,则应称取基准物质碳酸钠约多少克(碳酸钠的分子量为106g)
A. 0.21~0.26g
B. 2.1~2.6g
C. 0.021~0.026g
D. 0.42~0.52g
E. 4.2~5.2g
13. [单选题]样品在放置期间,待测组分浓度的影响因素是
A. 生物因素
B. 化学因素
C. 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D. 生物和物理因素
E. 物理因素
14. [单选题]用渗透管动态配气,放渗透管水浴的控温精度为
A. ±0.1℃
B. ±0.5℃
C. ±0.8℃
D. ±1.0℃
E. ±1.5℃
15. [单选题]在单糖中,多羟基醛或酮的碳水化合物所含碳原子的个数不可能为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E. 3个
16. [单选题]将采集的血液缓慢地注入干燥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内,室温下放置、离心机分离后,所得的上层液是
A. 血浆
B. 全血
C. 血清
D. 红细胞
E. 白细胞
17. [单选题]空气中多环芳烃通常的存在状态有
A. 气态
B. 蒸气
C. 蒸气和颗粒物
D. 气溶胶
E. 气体和蒸气
18. [单选题]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烟尘使用的微孔滤膜,其孔径为
A. 0.2μm
B. 0.45μm
C. 0.6μm
D. 0.8μm
E. 1.2μm
19. [单选题]实验室用酸度计结构一般组成是
A. 电极系统和高阻抗毫伏计
B. pH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C. 显示器和高阻抗毫伏计
D. 显示器和电极系统
E. 电极系统和电源系统
20. [单选题]基态原子吸收外来的电能后,可以发射出
A. 原子吸收光谱
B. 原子荧光光谱
C. 带状光谱
D. 原子发射光谱
E. 连续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