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内科(正高)智能考试试题(T9),更多中医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龟甲用治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是取其什么功效
A. 益肾健骨
B. 养血补心
C. 滋阴潜阳
D. 固经止血
E. 滋阴软坚
2. [多选题]干姜的适应证是
A. 脘腹冷痛、胃寒呕吐
B. 寒痹证
C. 亡阳证
D. 寒饮喘咳
E. 肾虚阳痿
3. [多选题]根据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脉象,下列哪些可以说明其临床特点( )
A. 阴乘阳位,胸阳不通
B. 胸阳不足,阴邪内盛
C. 寒饮气逆
D. 本虚标实
E. 阴寒痼结
4. [多选题]痰湿或痰热咳嗽的特点是
A. 早晨咳嗽
B. 阵发加剧
C. 咳嗽连声重浊
D. 痰出咳减
E. 夜间咳嗽加剧
5. [多选题]官修本草有
A. 《新修本草》
B. 《开宝本草》
C. 《证类本草》
D. 《嘉枯本草》
E. 《图经本草》
6. [多选题]吴又可对瘟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
A. 病因方面
B. 预防方面
C. 流行特点方面
D. 发病方面
E. 治疗方面
7. [多选题]巴戟天、淫羊藿的共同功效是
A. 补肾阳
B. 调冲任
C. 强筋骨
D. 止崩带
E. 祛风湿
8. [多选题]腹痛的治法有
A. 温中散寒
B. 泄热通腑
C.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E. 活血化瘀
9. [多选题]痢疾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 邪滞肠中与血气相搏
B. 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
C. 气血壅滞,化为脓血
D. 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E. 脾胃虚弱,湿邪壅滞
10. [多选题]郁病的各型均可见
A. 精神抑郁
B. 情绪不宁
C. 胸胁胀满疼痛
D. 哭笑无常
E. 急躁易怒
11. [多选题]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剂有下列哪些( )
A.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B. 薯蓣丸
C. 麦门冬汤证
D. 肾气丸
E. 酸枣汤
12.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多选题]暑温瘥后,痰瘀滞络证,可见( )
A. 痴呆
B. 失语
C. 耳聋
D. 角弓反张
E. 手足拘挛
14. [多选题]大头瘟邪犯肺卫证和暑温之表寒里热证共见( )
A. 恶寒发热
B. 头面红肿
C. 无汗或少汗
D. 肢体酸楚
E. 腹部胀满
15. [多选题]治疗疾病时,须"因地制宜",其意是指下列哪几项内容
A. 地势高低
B. 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C. 气候条件
D. 人的生活习惯
E. 性别异同
16. [多选题]“阳损及阴”指的是
A. 阳盛伤阴
B. 阳虚累及于阴
C. 阴阳两虚
D. 阴偏虚
E. 阴偏盛
17. [多选题]患者素有咳嗽咳痰病史,近日复感外邪,咳喘再发,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中有痰鸣,呼吸粗大,舌苔白腻,脉沉滑。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 病属痰厥
B. 治以行气豁痰
C. 方选导痰汤
D. 病属气厥实证
E. 方选六磨汤
18. [多选题]治疗正疟可选方
A. 柴胡截疟饮
B. 截疟七宝饮
C. 不换金正气散
D. 白虎加桂枝汤
E. 白虎加人参汤
19. [多选题]寒邪内阻腹痛的治法是( )
A. 温中补虚
B. 缓急止痛
C. 温里散寒
D. 理气止痛
E. 益气健脾
20.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可能出现呕吐症状的是
A. 心痹
B. 肺痹
C. 脾痹
D. 肾痹
E. 肝痹